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10897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8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工作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工作汇报 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是为流浪未成年人等提供救助、保护、教育的庇护场所和专门机构,承担着哈市区流浪未成年人日常救助及跨省护送等工作,年均救助流浪少年儿童达800人次左右。 几年来,该“中心”建立了以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救助保护机制;形成了社区预防宣传、街头帮教、教育培训、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有效安置的救助、教育、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采取了“像父母关爱孩子;像老师关心学生;像医生关照病人”的特色救助服务方法。 (一)建立流浪儿童保护教育档案 救助是基
2、础,管理是手段,保护是根本。每位受助儿童在中心都有自己的个人档案(带照片)、教育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对进入中心的流浪儿童,工作人员认真做好询问笔录,核实其家庭地址、年龄、文化程度、外出原因、时间、父母姓名、亲戚姓名、联系电话等内容,以便及时掌握、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基础的流浪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以达到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如,流浪儿童谷雨,男,12岁,来到中心后一言不发,拒不说出姓名和流浪原因,开始中心工作人员询问时,该儿童报假名和假地址,后经中心人员多次耐心询问,反复对其开导,终使该儿童说出的真话
3、,中心经认真核对后使其回归的家庭。 (二)优化环境,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利和生活质量 几年来,“中心”按照《两个规范》的要求,主动与各分站,社区密切协作,走上街头,引导流浪在外无家可归的儿童到“中心“接受救助。“中心”为未成年人提供干净的寝室,被褥和洗漱用品,使流浪儿童感受到像家一样的安全和舒适。为了更好的优化儿童成长的环境,为儿童提供更完善的设施和服务,“市流浪少年儿童保护中心改扩建工程”,经发改委批复正式立项。该项目改扩建后,设立床位150张。主要建设内容有接待大厅、档案室、安检室、教室、社工工作室、心理辅导
4、室、美术室、棋牌室、微机室、玩具室、健身室、音乐舞蹈室、技能培训室及活动大厅等。 (三)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几年来,“中心”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如,《工作人员职责》、《工作人员八不准》、《工作流程图》等, (四)为流浪儿童提供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 流浪儿童来到“中心”后,工作人员首先为他们洗澡,换衣服,然后带领儿童熟悉环境,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基本情况,并组织儿童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在“中心”感受到童年的快乐。 (五)开展文化教育,为受助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
5、 “中心”积极拓展文化课教育,心理康复,行为矫治等深层次的服务内容,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丰富救助保护的内涵。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着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中心“多次组织儿童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防洪纪念塔等,以此激发流浪儿童的爱国之情,树立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二是开展文化知识和素质教育 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中心”按照流浪儿童的实际需要提供个别化的教学内容。制订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还开设了基础文化、阅读、法律道德、生活技能、社会自然、心理
6、健康、文体、美工、音乐、微机等课程,在教学中,利用微机和局域网开设多媒体教学,采用视频动画的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全面系统的教育,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继续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三是开展心理救治和行为矫正教育。来到“中心”的流浪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都有不同的偏差,针对他们的特征,“中心”帮助、辅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信念。运用多种辅导方式,对他们进行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诚实做人、相互谦让、遵纪守法等多方面教育,对个别流浪时间长,情绪不稳定的儿童开展关注式的抚爱辅导,对他们进行心理障碍矫正。如,流浪儿童
7、孙宝辉,男,14岁,其母亲在其7岁时出走,后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在其11岁时父亲去世。后一直在其大爷家居住,因大爷家生活也不好,无力抚养,将其逐出家门。来中心接受救助后,该儿童有一些小毛病,如小偷小摸等行为,经中心工作人员长期教育和矫治。使其它慢慢有了转变。因该儿童情况特殊,如果将其送回,将造成反复流浪,无人看管误入歧途。后中心决定将其留在站里,进行长期教育。 (六)社会参与,共同协作 为使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中心”与工程学院、师范学院、商业学院等大专院校分别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形知爱心教育基
8、地、学生党员先锋工程教育基地。通过与各大专院校的共同合作,使流浪儿童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改善。 与各大院校开展共建活动主要内容: 一是开展个案工作。由大专院校学生1-2名,对一名儿童开展个案工作,对儿童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二是进行能力建设、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大专院校学生通过与儿童交流,一方面为其提供精神支持,调解其心理上的自卑、孤独和失落感等消极心理状态;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