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ID:41210448

大小:20.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8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1页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2页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3页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4页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静脉输液(intravenousinfusion)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经静脉输入的方法。常用溶液种类有:①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等;②胶体溶液:右旋糖酐、代血浆、血液制品等;③静脉高营养液。常用静脉输液途径有:①经外周静脉输液;②经中心静脉输液。并发症一:发热反应(一)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二)预防与处理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

2、,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2.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3.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现有输液,更换输液器具并保留有效静脉通道,对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封存以备检测,查找反应原因。并发症二:急性肺水肿(一)临床表现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二)预防与处理1.根据病情需要调节输液滴速,对心、肺疾患、老年、儿童等病人应

3、严格控制,一般成人40~60滴/min,儿童20~40滴/min;对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适当加快。2.出现肺水肿症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捆扎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3.立即给予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最好用20%~30%酒

4、精湿化,一般氧流量为6~8L/min,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4.遵医嘱予以镇静、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5.加强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并发症三:静脉炎(一)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病后因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而至静脉回流不畅,甚至阻塞。(二)预防与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减慢滴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2.

5、避免患肢输液,抬高患肢,局部用33%硫酸镁进行湿敷。3.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4.喜疗妥外涂。并发症四:空气栓塞(一)临床表现病人感到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二)预防与处理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应将输液导管内空气排尽。2.输液中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病人活动时防止导管折叠,注意滴斗勿倒置;输液完毕及时抜针,加压输液时专人守护。3.拔除较粗、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密闭穿刺点。4.发现空气栓塞症状,立即置病人于左

6、侧头低足高卧位,使空气漂移到右心室,避开了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收缩,空气被震荡成泡沫,可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最后逐渐被吸收;同时可避免空气栓子进入脑部。5.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6.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处理。并发症五:液体外渗(一)临床表现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二)预防与处理1.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2.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注射部位和针头重新穿刺。3.抬高患肢并适当活动,以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2

7、4小时内严禁热敷)。4.特殊药物外渗时,根据医嘱做相应处理。二、静脉输血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静脉输血(bloodtransfusion)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随着输血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即节省了大量血源,也减少了由输注全血引起的不良反应。静脉输血的目的有:①补充血容量;②纠正贫血;③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④输入抗体、补体;⑤增加白蛋白;⑥排除有害物质。并发症一:发热反应(一)临床表现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血压

8、无变化。症状持续时间长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