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中华民国的成立

复习中华民国的成立

ID:41203377

大小:731.56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8-18

复习中华民国的成立_第1页
复习中华民国的成立_第2页
复习中华民国的成立_第3页
复习中华民国的成立_第4页
复习中华民国的成立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习中华民国的成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民国的成立重点:1.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首都:南京国旗:五色旗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临时副总统:黎元洪红、黄、蓝、白、黑政权性质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内外政策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题三: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B2、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政治方

2、面经济方面文化教育社会习俗1.废刑罚2.保护华侨3.不准买卖人口1.奖励工商业,鼓励发展实业。废除苛捐杂税废除以儒学为主的教育;教科书要符合共和民国宗旨革除旧的风俗习惯特点破旧—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立新—政治、经济3、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外政策题四: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中重申保护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利益,其思想根源是()A、对列强帮助中国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抱有幻想B、希望换取列强对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承认C、愿与列强建立“邻宜之笃”和“提携亲爱”的关系D、“尊孔”与共和的水火不容A补充材料:(武昌起

3、义时,孙中山在美国分析),美国政府对于中国则取门户开放、机会均等、领土保全;而对于革命则尚无成见,而美国舆论则大表同情于我。法国则政府、民间之对于革命皆有好意。英国则民间多表同情,而政府之对中国政策,则唯日本马首是瞻。(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2)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

4、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实行责任内阁制4、《临时约法》内容:A、主权在民B、民族平等C、权利自由D、政治选举E、三权分立F、责任内阁G、

5、总理限制总统题五: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确认了国民的权利和自由A题六:(多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A、伏尔泰的政治理论B、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C、卢梭的政治理论D、狄德罗的政治理论B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和封建专制相比分别有那些进步?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宗教信仰等项自由,有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C.

6、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封建社会法律规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二、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立宪派等的拥护对清:威逼利诱迫使清帝退位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对革命派:迫孙中山让位1、列强的态度变化过程准备干涉严守中立扶植袁世凯策划南北议和题一: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

7、强的预料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C2.帝国主义为什么要扶植袁世凯?1、帝国主义急切需要袁世凯来安定大局。辛亥革命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也打破了帝国主义利用清政府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美梦,因而要寻找新的代理人,作为控制中国的工具。2、早在山东镇压义和团时,袁世凯已赢得了帝国主义的好感,帝国主义分子深信袁世凯一旦上台,必然会选择帝国主义作为靠山。革命的功绩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3、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8、心5、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