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9280
大小:269.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8
《论生活的变异对易安词风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No.5巡璺堕!’11ⅣIEEDUCATIoNMay2008论生活的变异对易安词风的影响彭莉摘要: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离不开作家生活的土壤,这对于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来说尤为明显,本文意在通过分析不同生活环境下易安词在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的差异来论证生活的变迁与易安词风形成的必然关联性。关键词:李清照生活与词风转变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8181(2008)05.-0220-02李清照(1084一1155),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词广阔天空中一颗璀璨的明
2、珠。她以其横溢的才华和在文学史上的特殊贡献。为自己在几千年来的男权社会中争得了一席之地.被后人评作“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作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身处南北两宋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北宋末年“靖康之变”成为她一生的分界限.将其生活与创作分为前后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前期生活无忧无虑、幸福美满,创作主调多在托物咏怀.抒写真挚爱情与相思之苦.1-.:后期在经历了夫死流离、围破家产的动荡生活后。思想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词作的内容和题材也转向倾吐f国之思。展现饱经世态炎凉的悲苦心情上。
3、卡富曲折的生活阅历塑造了李清照多样化的性格特征,也形成了易安词“极富于真实的性情和生活的表现”,又“冈牛活环境的变换而抹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的一家词风。以下就其生活环境的变异与词风的形成一个初浅的探讨。1前期生活与词作风格李清照m生于一个有名的学者仕宦家庭。父亲李格非精谙经史,擅长诗文;母亲王氏,也是位擅长文藻、精通文墨的名门闺秀。自幼的耳濡目染,使她很小就展露了非凡的艺术才华.为她走向文学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厚的艺术修养造就了李清照独有的气质性格。少女时代的她不象一般大家闺秀那样把生活
4、局限于闺房绣楼.而是走出重门深院,融人到大自然的怀抱,在山水问尽显自已青春活力。作品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将零落萧条的深秋写成了一幅“无穷好”的美丽湖光景色。虽是写秋景.但读者却能从词中看到作者生命的跃动。十八岁时,李清照嫁与太学士赵明诚为妻。告别了悠闲自在的少女时代,走进了屁赫而又森严的相国府。婚后夫妻聚少离多。给多情的女词人带来了极大的悲愁和苦闷。“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产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屑头,却上心头。”
5、这首作于初结缡时的闺怨词《一剪梅》,围绕着一个“秋”字,展示了红荷凋败,唯余残香的深秋自然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丈夫深情真挚的爱,描绘出有情人异地同心、遥相思念的感人画面。情景交融、婉约细腻。代表着闺怨词的最高成就。公元l108年,公公赵挺之因党派之争被罢官至亡故.李清照亦随夫l旦l到青州故第,开始了f1二年的乡里生活。在青州.他们远离了京都的繁华喧嚣,专心从事文学研究,过着勘校占籍、鉴赏金石的隐居生活。这时的李清照创作了大量借菊梅桂银等高洁植物自喻,托物言志,抒发远循乡里,洁身自好品性情操的词
6、篇.词人以雅洁的梅花来自喻,暗露自己“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淑雅资性和不被世人理解的深憾。桂花“风度精神如彦辅”(《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菊花“屈平陶令,风韵正相直”(《多丽.,J、楼寒》);银杏“玉骨冰肌未肯枯“(《瑞鹧鸪·风韵雍容》)都是她孤傲性格和超旷襟怀的真实写照。公元1120年后,赵明诚上任莱州,再度的别离,引发了她对青州甜蜜生活的无尽回忆,出现了一批反映浓浓离愁别绪的佳作。“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7、。人比黄花瘦。”总之,早年模式化的贵族女子闲情优裕的生活,表现在词作内容上多写个人生活和家庭境遇,既有欢快愉悦之章,也有愁情别苦之作。艺术E则更多表现一个才女的婉约秀丽词风,语言清新朴实.意境超远动人,形象丰满而鲜明。2后期生活与词作风格公元1127年4月.战争突起,命运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转折中,赋予了李清照新的人格考验和创作思路。最初,由于南渡丧夫,使她一下成为无依无靠的寡妇,《临江仙》等深切思念亡夫的词作就是这一时期生活的真实写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
8、,人客建安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词人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描写春色,透过静幽深宅、云遮雾罩的阁窗看户外的春色,巧妙地用周围环境来表达心中郁闷沉重的思夫之情。金兵南侵和南宋的辱国投降政策。让一直过着飘零生活、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李清照,看尽了人世间的沧桑,词作也更贴近社会生活,更如实地反映现实。如《忆秦娥》:“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楼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这虽是首凭吊半壁河山和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