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读高考作文材料

如何审读高考作文材料

ID:41173898

大小:15.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8

如何审读高考作文材料_第1页
如何审读高考作文材料_第2页
如何审读高考作文材料_第3页
如何审读高考作文材料_第4页
如何审读高考作文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审读高考作文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审读高考作文材料学生写话题作文时,往往忽视了话题作文的材料,或根本不读,或读之不深,不求甚解。这主要因为话题作文的材料不同于材料作文的材料,材料作文的材料是用来提炼观点的,文章的观点必须由材料得来,也就是说文章的中心必须用到这则材料。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的,它是引出话题的由头,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话题的阐述、写作的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推敲材料。因此,在审题时,首先要一个字一个词地把材料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把隐含于材料中

2、尤其是关键语句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读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即材料中暗含的提倡、赞成、主张与讴歌,也包括材料暗含的反对、批判、鞭挞、驳斥和拒绝等。例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墩的平整墩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

3、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这则话题材料是一个传说故事。看完这个故事,我们要细细地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准确地把材料中的思想倾向。故事中的“暗暗竞争”是正确的,可以理解并接受的;但因“求胜心切”造成徒弟“泄愤”而故意破坏,最后导致“死亡临头”

4、,这无疑是不可取的,也是命题者所反对、批评的做法;而石匠巧妙地“想出了一个办法”补救,取得了“一法多赢”的效果,这也是命题者所赞赏的,也是材料的真实意图所在,也就是告诉考生要运用智慧,获得双赢(多赢)。如昭君出塞是汉匈睦邻友好的双赢,孔明周瑜联手抗曹是吴蜀中兴的双赢,齐桓公与管仲是明君名臣的双赢,中国加入WTO更是中国与世界的双赢……但是,要注意的是双赢的前提是相互理解、沟通、合作、信任,必须强调面对困境动脑筋、出智慧、想办法、谋出路,以达到两者的共同胜利。例2:2001年作文话题“诚信”的材料:年轻人在危险时必须丢弃一个背囊,他丢弃的是“诚信”。阅读了这则材料后,可以引导我们去思

5、考:诚信该不该丢弃呢,丢弃后有什么坏处,不丢弃有什么益处,怎样对待诚信,……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来自材料。这样,材料就给我们打开思路提供了线索。例3:中国足球队经过44年的努力,经历了6次失败之后,终于圆了进军2002年世界杯的梦。对这次冲击世界杯的成功,有人评说是我们机会和运气好,既未与日、韩照面,又避开了伊朗、沙特。否则,结果如何还很难说。你认为是这样吗?请以“运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注:2002年世界杯,日、韩两国为主办国,其球队直接出线,不参加亚洲区的选拔赛;中国队在亚洲区十强赛的分组中,抽签编入b组,伊朗、沙特在a组)。这个题目的话题材料

6、中说中国足球队出线是靠运气,显然有失片面。因此,话题材料中的问题:“你认为是这样吗?”就隐含着一个“不是这样”的答案。看出了这一点,就知道要在辩证立论上下功夫了,既不能全部否定运气的作用,也不可把成败的根本原因归于运气,起根本作用的还是主观努力和实力。如果写这个题目时,以“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立论,就与命题者的意图相悖了。例4: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界在不停地变,社会在不停地变,人在不停地变。有位哲人说:世上惟一永恒的事情就是变化。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变化”上。话题材

7、料已经说明了世界是变化的,再停留在反映这一点上便不符合命题要求。要紧紧抓住话题材料提出的问题“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来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如“以变应变”、“与时俱进”等,以及我们不仅要适应世界的变化,更要探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去改变世界等等。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有了深度。   例5:随着交通、通讯越来越发达,随着网络的出现,世界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小;而随着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地球不过是人类居住的一个小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