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安全

城市防洪安全

ID:41169359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城市防洪安全_第1页
城市防洪安全_第2页
城市防洪安全_第3页
城市防洪安全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防洪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存在问题亟待重视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人口密集,财富集中,一旦遭受洪灾,将造成巨大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受灾范围广和一旦受灾就损失严重等特点。今年发生在北京的暴雨,造成城市交通系统瘫痪,不但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造成了人员伤亡,更加凸显城市防洪的重要性。一、存在问题  一是城市防洪标准偏低。由于我国城市建设和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不足,多数城市在城市建设中优先考虑城市地上建设,对防洪、排雨等地下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导致现有的城市

2、防洪标准与这些城市的社会经济地位不相称,在遭遇大洪水时,由于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和经济总量的扩大,同样的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是过去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二是城市调蓄雨洪能力衰减,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一旦被列为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大都十分重视防治外洪,通过建设堤防来防止洪水的入侵。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分部门管理,往往忽视排涝工程的建设,城市原有的水面、洼地、河滩及闲置土地往往成为城市建设最易、“最佳”的可利用场所。由于城市地区湖泊、洼地萎缩、面积减少,土地硬化程度提高,4而且大量的建筑建造在原来的绿地和水域上,致使城市调蓄雨洪

3、能力锐减,易造成内涝。另外,许多城市的排水管网配套建设滞后,城区原有设计的排水管网很多都是建设年代已久、排放能力不够、排水标准比较低,很多新建居民小区未按标准新建排水设施,而是接入原有的市政管线,加大了排水负荷。三是城市防洪排涝技术落后。城市洪涝灾害防治除了依靠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以外,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如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新的3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我国目前在城市防洪排涝中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对城市老管网的布设、抢险、探测还缺乏预先防范的手段和措施。四是城

4、市防洪排涝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备。很多城市应急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存在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薄弱,预报预警信息不准确、发布不及时等问题。受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城市在城市建设和城市防洪管理上,尚未考虑在遭遇大洪水时城市中可以被淹没的区域及设施,受淹后又缺乏补偿机制。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缺乏包括洪水保险、城市居民紧急疏散、撤离及救灾措施等内容在内的城市防洪排涝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五是城市居民防洪排涝减灾常识贫乏、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由于对城市所存在的洪涝灾害风险宣传不够,除遭受过洪涝灾害的城市居民对洪水灾害的严重性有一定体验外,

5、4大多数地方领导及群众对洪涝灾害风险认识不足。部分地方领导干部既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又缺少足够的防洪减灾知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时往往束手无策。二、建议及对策一是工程保障措施。处理好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间的关系,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注意防洪排涝问题,明确城市防洪建设的方向、总体布局、建设规模、防洪标准及主要治理措施,防洪排涝设施与市政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二是健全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继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配套法规,强化组织管理体系;加强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并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建立健全防

6、御洪涝灾害的应急管理体系,科学制定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所有涉水事务的建设方案应主动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要适当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防止侵占行洪通道,尽量保护城市水系。对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地区,要根据防洪排涝需要,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洪水的蓄泄空间。三是强化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通过宣传手册、展板、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对广大市民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洪涝灾害及其防御的常识,增强城市居民防御灾害和灾中自救的本领,4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防洪减灾管理。四

7、是健全法规制度。首先是充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河道管理,拆除违章建筑,消除行洪障碍。其次是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颁布洪水保险法规、建立城市灾后补偿制度、城市河道治理投融资制度等相关规定,以适应新形势下城市防洪安全管理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制订、出台有关城市雨洪资源利用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五是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健全城市防洪排涝投资机制城市防洪排涝资金的投入,除中央投资外,适当增加地方对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投入。除政府拨款外,还可以向银行贷款,向受益地区和单位集资及通过市场筹集资金等,以

8、保证城市防洪排涝投资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逐步形成相对稳定、动态发展的城市防洪排涝投资机制。六是加大科学技术推广力度。逐步建立并完善城市水源联网调度系统,加强防汛排涝指挥系统现代化的建设,建立防洪排涝智能应急响应系统;发展与防洪减灾相结合的综合规划技术,城市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技术,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