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规划规范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

ID:13200840

大小:2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1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_第1页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_第2页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_第3页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_第4页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防洪规划规范篇一:城市防洪堤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72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3)城科字224号文和水利部水规(89)4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主编的《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50—92,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10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城市

2、建设研究院及水利部归口单位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共同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3年2月8日1总则1.0.1为防治洪水危害,保护城市安全,统一城市防洪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范围内的河(江)洪、海潮、山洪和泥石流防治等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矿区可参照执行。1.0.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及所在江河流域防洪规划为依据,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讲求效益。1.0.4城市范围内的河道及沿岸的土地

3、利用必须服从行洪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及其防洪标准不得低于该城市的防洪标准。1.0.5重要城市的防洪工程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参照现行《水利经济计算规范》进行经济评价,其内容可适当简化。1.0.610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城市防洪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现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1.0.7内容。1.0.8规定。1.0.9的规定。2.1.12.1.1。2.1.2城市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管理设计地震设防区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水工

4、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城市防洪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涉及其它专业时,还应符合有关规范2设计标准2.1城市等别和防洪标准城市等别应根据所保护城市的重要程度和人口数量划分为四等,见表城市防洪设计标准应根据城市等别、洪灾类型可按表2.1.2分析确定。2.1.3对于情况特殊的城市,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防洪标准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2.1.410城市分区设防时,可根据各防护区的重要性选用不同的防洪标准。2.1.5沿国际河流的城市,防洪标准应专门研究确定。2.1.6临时性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以重现期在5~20年范围内分析确定。2.2防洪建筑物级

5、别2.2.1防洪建筑物级别,根据城市等别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划分为四级,可按表2.2.1确定。2.3防洪建筑物安全超高2.3.1防洪建筑物的安全超高应符合表2.3.1的规定。2.3.2建在防洪堤上的防洪闸和其它建筑物,其挡水部分的顶部标高不得低于堤防(护岸)的顶部标高。2.3.3临时性防洪建筑物的安全超高,可较同类型建筑物降低一级。海堤允许越浪时,超高可适当降低。2.4防洪建筑物稳定安全系数2.4.1堤(岸)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符合表2.4.1的规定。2.4.2建于非岩基上的混凝土或圬工砌体防洪建筑物与非岩基接触面的水平抗滑时稳定安

6、全系数,应符合表2.4.2的规定。2.4.3建于岩基上的混凝土或圬工砌体防洪建筑物与岩基接触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符合表2.4.3的规定。2.4.410防洪建筑物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应符合表2.4.4的规定。3总体设计3.1一般规定3.1.1总体设计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流域防洪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洪水特性及其影响,结合城市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确定。重要城市防洪工程总体设计,对超设计标准洪水应制定对策性措施,减少洪灾损失。3.1.2总体设计应实行工程防洪措施与非工程防洪措施相结合,根据不同洪水类型(河洪、海潮、山洪和泥石流)

7、,选用各种防洪措施,组成完整的防洪体系。3.1.3总体设计应注意节约用地和开拓建设用地;建筑物选型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3.1.4总体设计应与市政建筑密切配合,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使用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要求,提高投资效益。3.1.5总体设计应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天然湖泊、水塘应予保留。因防洪设施影响造成的内涝,应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3.1.6总体设计必须收集、分析和评价水文、泥砂、河道、海岸冲淤演变趋势、地形、地质、已有防洪设施以及社会经济、洪灾损失等基础资料。3.1.710在地面沉降地区,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防治

8、措施。3.1.8在季节冻土、多年冻土及凌汛地区,对冻胀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3.1.9主要防洪建筑物应设置观测和监测设备。篇二:对城市排水与防洪排涝设计标准的初步认识龙源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