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前后观(基因科学)

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前后观(基因科学)

ID:41155318

大小:493.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7

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前后观(基因科学)_第1页
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前后观(基因科学)_第2页
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前后观(基因科学)_第3页
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前后观(基因科学)_第4页
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前后观(基因科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前后观(基因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前后观1.医学史上的奇迹——首例艾滋病治愈美国人蒂莫西·布朗于1995年第一次被诊断为艾滋病,这对还在上大学的他来说宛如晴天霹雳,然而厄运之神却没有就此远离。2006年的一天,当他在路上骑着自行车时,突然感到浑身乏力。短暂的休息之后也无济于事,他只好前往医院求助。经诊断,他患上了白血病。同时被艾滋病与白血病缠身的他,好比拿到了一张判决书——死刑并缓期若干年执行。2007年,布朗来到柏林找到了修特医生,修特医生是一名肿瘤病和血液病专家。修特说:“当时布朗的状态非常不好,病情正在恶化,几乎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修特清楚地意识到,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布朗白血病的唯一希望。随即,修特做

2、出一个决定: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先治白血病!在手术成功之后,布朗停止服用之前的药物。三个月后的一次血液检测显示艾滋病毒居然在他体内完全消失!“真的不敢相信,我们治愈艾滋病的新方法竟然是这样开始的。”修特对记者说,“因为布朗患有艾滋病,本以为做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他依然会离开这个世界。真的没有想到,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现在,他体内已经没有艾滋病病毒了,已经不再吃药。”如今的布朗已不再受艾滋病的任何困扰,在患病至今的许多年内,被幸运女神所眷顾的1他仍一直坚持协助科学家们做各项艾滋病的治疗研究。1苗苗.HIV患者治愈之谜[J].科学大观园,2014,第22期:44-46.DOI:doi:10.

3、3969/j.issn.1003-1871.2014.22.022.1、采集2、处理从配型成功的正常血液或骨髓送实验人的骨髓或血液中采集室提纯浓缩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疗4、重新输注3、冷冻保存三个月后HIV解冻的干细胞再检测呈阴性输入患者体内图1造血干细胞移植流程图2.20世纪的瘟疫——艾滋病究竟从何来?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这样一个令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疾病——艾滋病,到底是什么引起的的呢?这便要从罪魁祸首——HIV病毒谈起。HIV即人类免疫缺

4、陷病毒,于1983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是如何在人体内感染细胞的呢?自其结构来看,HIV的病毒外膜就如同它的外衣,其上装饰着gp120和gp41两种病毒膜蛋白,就像一只钩爪和一把钥匙。人体中的T淋巴细胞等则充当着抵挡疾病的卫士,在它们的表面存在着名为CD4的蛋白受体,而gp120这只邪恶的钩爪可将其牢牢抓住,便于HIV定位目标从而吸附于宿主细胞上。除CD4这个主要受体以外,HIV的2进入还依赖于细胞表面膜蛋白CCR5/CXCR4作为辅助受体。在“帮凶”辅助受体的协助下,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进一步接近,好比一个窃贼顺藤摸瓜。接着,它掏出了

5、那把叫做gp41的钥匙,改变构象、转动锁孔,打开了一条通道,病毒包膜与细胞膜最终融合,病毒RNA就2余勇,肖庚富,李敏,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药物的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3,01期:13-18.DOI:doi:doi:10.3321/j.issn:1000-3282.2003.01.003.这样成功进入了细胞。作为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HIV把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同时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图2HIV感染淋巴细胞的过程3.奇迹的揭秘——柏林病人为何会痊愈?

6、在这场病毒与人类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中,仍没有办法彻底将艾滋病根治,也难以研制出运用于人体的疫苗来抵挡病毒的进攻,因此艾滋病又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目前仅能实现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而什么是“功能性治愈”呢?指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抗病毒治疗以后,即使停止使用药物,患者体内的病毒也不反弹,能够得到控制,但此时还有少量的病毒存在。那么“柏林病人”蒂莫西·布朗的案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者布朗痊愈其中的一个可能因素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捐赠者本身3携有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即CCR5的突变。该基因的突变可以使得淋巴细胞对HIV病毒产生抵抗力,从而阻止它的猛烈进攻。布朗因此因祸

7、得福,在治疗白血病的同时也治愈了艾滋病。事实上,“帮凶”之一的艾滋病病毒辅助受体CCR5正是由美国纽约大学DanLittman院士实验室的邓宏魁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率先发现的,成果发表在Nature上,成为4该领域的重大突破,文章至今被引用3000多次。据说,当时恰巧有位美国人来找他,那3朱文昌.CCR5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及疾病进展的关系: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2.4DengHK,Li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