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55170
大小:17.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7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参加“探草根化课堂”教学有感4月23日,我参加了郭庄中心小学的“探草根化”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看着上课教师的精彩表演,我不由想起了三年前,我也是作为上课教师的情景。2012年是第三届“探草根化深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几位领导让我上一节课,说真的,还真有点小紧张,毕竟三年多没进课堂了,对于现在的课堂还真没那么自信了。如同外出多年的游子,回到家乡是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一切那么亲切,却又不能一下说出邻居家孩子的名字。仿佛离家很多年,但似乎又是一瞬间。但领导给我机会,我就要上好,不能给学校丢脸。选课
2、我首先想到是四、五年级的课,因为这两个年级上的多一点,正好《江苏教育》上发表了特级教师贲友林的一篇教学设计,是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我细细研读,发现我原来在上这一内容时的很多不理解一下就开朗了起来,原来大师比常人高的地方就在于提炼、总结、高屋建瓴,用不同于一般却又平常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知识。这节课我也作为公开课上过,但自己一直不太满意,现在再上的话可能要好一点,但这是五年级上册的内容,现在的时间上的话就是作秀,我放弃了这一想法。想到了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中的《找规律》,这个内容很多人上过,有大师
3、也有普通老师,要想上容易,但想上好还不简单。我也上过这节课,也听过别人上过这节课,但如果这次上的话,必须要重新设计教案。我想好了思路,与学校的一位骨干教师进行了探讨,他也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也给了我很多的建议。我也定下了课题,我没敢去查询同课题的教案,怕影响我的思路,直到教案定下来之后,我才松一口气。磨课为了在教研活动中让大家都能得到锻炼,学校组织了教学设计、说课等系列活动。我首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发给了教科室的领导,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看我的设计,但通知我参加说课,说课时聘请了外校的专家担当评委,石君发老师肯定了我的
4、教学设计,也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建议,特别是我原来设计的将找出的规律抽象化的环节,石老师认为太难了,可能会让学生接受不了,我以前在自己班上上这节课时有这个环节,因为学生四年级时已学过用字母表示数,所以大部分学生能运用,但这次是一个陌生的班,我采用了石老师的建议,删除了这个环节。第一次试上,是在四年级,学生很聪明,整个流程也比较顺利,但是这个班学生不肯举手回答问题,开始我以为是内容比较难,学生不会。可不一会就发现学生在下面讨论时说的头头是道,而且插嘴时说的也很对,可在我多次的提醒下,还是很少有学生举手,我也在这过程发现
5、,原来上课时对学生流利的评价语言今天似乎也不知哪去了,我知道,长期不在一线,说的都是社区教育的语言,我与孩子的距离已经远了。本来还想在课后听听其它人的意见,但所有的试上都集中了,他们都没时间给我指点,我只能自已反思一下,走近第二轮的试上。周五下午,我们来到市区的一所小学,这所小学是一所新建的高标准的学校,我试上的还是四年级的学生,市教研室的专家和一些老师听了我的课,这里的孩子的整体素质比第一次试上的班要好一点,但也有个共同点,就是不愿意举手,只有几个同学整节课在积极的举手,我也只好从这几个人中听到学生的反馈。于是
6、,我心理害怕,四年级学生的水平与五年级是存在差距的,如果在正式上课时出现一些试上中没有的情况,我怎么办呢?这样的试上真的有用吗?课后,教研室的专家给我梳理了整节课的流程,总体没有改变我的方案,但在细节上给了很好的建议,让我也增加了信心。两次试上,虽没在出现问题,但我总感到不安,却又说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上课4月27日,是活动日,这一天似乎不会平静的度过,一早,我来到要上课的教室,前一天调试好的电脑却怎么也不能显示,我在其它老师的帮助下,换了台电脑,可投影仪却自动关机,我没办法,只好让总务处的同志临时换投影仪,等
7、到一切结束,上课的铃声响了,我是在很多听课老师注视的目光中完成设备的临时安装的。学生很出色,试上时有意降低的难度也提了上来,我想上的是一节真实的课堂,我摒弃了试上前有的老师建议表演成份浓一点的方案,既然让我上一节课,就要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学到他所应学到的知识,如果仅仅是表演,那么我就不要排练前的真实课堂,我可以让学习尝一尝炒饭就行了,但那样的作秀对学生有什么用呢,对他今后的发展还可能有负作用,让他从小学到作秀,这不是他现在所应学的。课上的也很顺利,在练习时,有一个学生还是在用我们探寻规律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此时
8、,我们需要的是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就好像是为了建一座新桥,我们先搭一座便桥,现在新桥建好了,但还有人从便桥过河,虽然能达到目的地,但是在速度、桥面平整度等方面都有差距。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呢,我没有简单的说出两种方法的优劣,而是举了个数目较大的例子让学生自己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结果学生自然就发现两种方法的不同,我才趁势告诉学生,我们探寻规律就是想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不能总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