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

4第四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

ID:41148221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7

4第四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_第1页
4第四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_第2页
4第四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_第3页
4第四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_第4页
4第四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_第5页
资源描述:

《4第四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  电气火灾和爆炸在火灾、爆炸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可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往往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在很多地区,引起火灾的电气原因已经成为火灾的第一原因。  雷电和静电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相对于观察者静止的电荷聚集的结果,放电主要危害都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等。  本章将分别介绍电气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的安全要求。  第一节防火防爆安全要求  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很多,设备缺陷、安装不当等是重要原因,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路产生的火花或电弧是直接原因。本节主

2、要介绍防火防爆安全要求。  一、防火安全要求  1.电气火灾直接原因  (1)电气设备过热  引起电气设备过热主要是电流产生的热量造成的,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短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加为正常时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产生的热量又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使得温度急剧上升,大大超过允许范围。  ②过载:过载会引起电气设备发热,造成过载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设计时选用线路或设备不合理,以至在额定负载下产生过热;二是使用不合理,即线路或设备的负载超过额定值,或者连续使用时间过长,超过线路或设备的设计能力,

3、由此造成过热。  ③接触不良:接触部分是电路中的薄弱环节,是发生过热的一个重点部位。  不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混有杂质,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由于震动而松动,增加接触电阻而导致接头过热。  ④铁芯发热: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的铁芯,如铁芯绝缘损坏或承受长时间过电压,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将增加而使设备过热。  ⑤散热不良:各种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安装时都考虑有一定的散热或通风措施,如果这些措施受到破坏,就会造成设备过热。  电炉等直接利用电流的热量进行工作的电气设备,工作温度都比较高,

4、如安置或使用不当,均可能引起火灾。  (2)电火花或电弧  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火花能引起可燃物燃烧,构成危险的火源。电火花主要包括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两类。  工作火花是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或正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如直流电机电刷与整流子滑动接触处、交流电机电刷与滑环滑动接触处电刷后方的微小火花、开关或接触器开合时的火花、插销拔出或插入时的火花等。  事故火花是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火花。如发生短路或接地时出现的火花、绝缘损坏时出现的闪光、导线连接松脱时的火花、保险丝熔断时的火花、

5、过电压放电火花、静电火花、感应电火花以及修理工作中错误操作引起的火花等。  电动机转子和定子发生摩擦(扫膛)或风扇与其它部件相碰也都会产生火花,这是由碰撞引起的机械性质的火花。  灯泡破碎时,炽热的灯丝有类似火花的危险作用。  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而成的,它同样可以引起可燃物燃烧,而且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火源。  2.电气防火安全要求  电气防火安全要求主要为克服电气设备过热和电路引起的火花或电弧而采取的措施。  (1)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的额定功率要大于负载的功率;  电线的截面积允许电流

6、要大于负载电流;  电气设备的绝缘要符合安全要求;  电气设备的安装要符合一定的安全距离;  不可卸的接头及活动触头都要接触良好;  要加强电气设备的平时维护保修工作。  (2)照明灯具及附件:  灯具完整、无损伤,附件齐全,普通灯具有安全认证标志。  (3)开关、插座:  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有合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开关、插座、接线盒及其面板等塑料绝缘材料应具有阻燃性能。  (4)电线、电缆:  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5023、7标准生产的产

7、品应有安全认证标志。  常用的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厚度不小于规定值。  二、防爆安全要求  1.危险环境  不同危险环境应当选用不同类型的防爆电气设备,并采用不同的防爆措施。因此,首先必须正确划分所在环境危险区域的大小和级别。  门)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  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此类危险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危险区域的大小受通风条件、释放源特征和危险物品性能参数的影响。  ①0区(0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

8、的区域。除有危险物质的封闭空间(如密闭容器内部空间、固定顶液体贮罐内部空间等)以外,很少存在0区。  ②1区(1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③2区(2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爆炸危险区域的级别主要受释放源特征和通风条件的影响。连续释放比周期性释放的级别高;周期性释放比偶然短时间释放的级别高。良好的通风(包括局部通风)可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和等级。  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和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