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欣赏》PPT课件

《名人名言欣赏》PPT课件

ID:41145935

大小:975.01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8-17

《名人名言欣赏》PPT课件_第1页
《名人名言欣赏》PPT课件_第2页
《名人名言欣赏》PPT课件_第3页
《名人名言欣赏》PPT课件_第4页
《名人名言欣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人名言欣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人名言欣赏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达尔文2、学的最佳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巴班斯基(苏联)3、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叶圣陶4、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陶行知高中新课改的现状与对策大庆石油高中历史组郭树清1、学生对高中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很不适应。3、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要求存在着差异。一、现状(一)学生方面;2、学生的知识面太窄、学科知识素养差,与新课程的改革的要求相差甚远。4、学生自习时间少。5、绝大多数学生不会探究问题。(二)教材方面历史新教材是以专题形式出现的,时序性不强,跳跃性大,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2、教材概念过多、隐性知识多。

2、3、教材中有些探究性问题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知识素养。(三)教师方面1、教师备课量大。2、部分教师新课改理念滞后,“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教学涛声依旧”3、对教材的处理详略把握不准,还处于适应阶段。4、教师对所教的学科前沿成果知之甚少。(四)新课改省份的高考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个省份实行新课程卷高考。考试形式不尽相同。其中,宁夏和山东的命题是以综合的形式出现的;海南是单科考试,而广东既考单科又考综合。下面是2007年部分省市新课程卷试题摘录(以政治文明为例):选择题:1、(广东历史单科)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印章的泥块),上面

3、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郡县制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2、(广东历史单科)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⑴西周实行分封制⑵西汉设置刺史⑶唐朝实行三省制⑷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⑴⑵B、⑴⑷C、⑵⑶D、⑶⑷3、(海南)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B、光荣革命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C、〈权利法案〉所确定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后的政治制度4、(海南)彼得·李伯

4、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观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共和制度的确立B、封建等级制度被削弱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通过以上试题可以看出新课程卷的高考有以下特点:(1)注重利用材料提供新情境,阅读材料并提炼有效信息而解决问题。(2)渗透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3)高考不再以本为本,课程观取代了教材观。(4)试题活。(1)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并非学生学习的决定者。(2)树立新的课程观(3)树立新的教学观从以教师为中

5、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二、对策1、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做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2、抓好备课这一重要环节(1)加强集体备课,开展互助合作(2)钻研课标与教材(3)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战争根本目的国内反映结果影响反思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国别项目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政体及确立标志政体特点国家元首权力及产生方式政府首脑权力及产生方式议会地位3、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探究性学习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提出问题:学习者投入到对科学型问题的探索中二收集数据:学习者重视实证在

6、解释与评价科学型问题中的作用三形成解释:学习者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四评价结果:学习者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五检验结果: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探究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始会学习会思考会表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南宋)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毛泽东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

7、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江泽民第十六课辛亥革命一、目标导航: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二、重点记忆内容:1、三民主义内容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意义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知识体系:背景1、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与掠夺→民族危机加深↓2、清末新政→封建统治危机加深3、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准备━━━1、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