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诗》名篇赏析

《五言古诗》名篇赏析

ID:41145854

大小:204.00 KB

页数:145页

时间:2019-08-17

《五言古诗》名篇赏析_第1页
《五言古诗》名篇赏析_第2页
《五言古诗》名篇赏析_第3页
《五言古诗》名篇赏析_第4页
《五言古诗》名篇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言古诗》名篇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诗词鉴赏《五言古诗》名篇赏析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开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因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1.感遇·其一作者:张九龄2.感遇·其二作者:张九龄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李白  4.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李白  5.月下独酌(其一)作者:李白6.春思作者:李白7.望岳作者:杜甫8.赠卫八处士作者:杜甫9.佳人作者:杜甫10.梦李白·其一作者:杜甫11.梦李白·

2、其一作者:杜甫12.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作者:王维13.送别作者:王维14.青溪作者:王维15.西施咏作者:王维16.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17.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作者:孟浩然18.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作者:王昌龄19.寻西山隐者不遇作者:丘为20.春泛若耶溪作者:綦毋潜21.宿王昌龄隐居作者:常建22.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作者:岑参23.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作者:韦应物24.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作者:韦应物25.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者:韦应物26.长安遇冯著作者:韦应物27.夕次盱眙县作者:韦应物28

3、.东郊作者:韦应物29.送杨氏女作者:韦应物30.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作者:柳宗元感遇·其一作者: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作品简介】  《感遇·其一》由张九龄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  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

4、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注释】  葳蕤(wēiruí):枝叶繁盛。  桂华:桂花,“华”同“花”。  生意:生机。  自尔:自然地。  佳节:美好的季节。  林栖者:指山林隐士。  闻风:闻到芳香。  坐:因为。  本心:本性。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

5、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译文】  兰花到了春天枝叶茂盛,桂花遇秋天则皎洁清新。兰桂欣欣向荣生机勃发,所以春秋也成了佳节良辰。可是谁能领悟山中隐士,见到此情此景而产生的仰慕之情?花木流香原为天性,它们并不求美人采撷扬名。  【赏析】  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

6、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

7、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此”解,即代表“葳蕤”和“皎洁”)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  起首四句,单写兰桂而不写人,但第五句却用“谁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

8、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就把这章中的“闻风”毫不费力地拉来用了,用得这样恰如其分,用得这样自然,用得这样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