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44081
大小: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7
《2019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认识角》word教学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春北师大版数学二下《认识角》word教学参考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直观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编写说明在本节内容中,学生将第一次接触角的概念。角作为一个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想象的生活中的墙角、桌角不尽相同,本节内容学习的是平面上的角。教科书在主情境中首先呈现了三个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剪刀、钟表、红领巾。剪刀张开的两个刀刃、钟面上的两根指针及红领巾的两边都可以组成“角”,教科书特意在三个物品上用红线描出
2、了角的图形,并向学生介绍,这些都是角,这个过程是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是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之一。之后,教科书又通过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自由”画角,第二个问题认识角的顶点和边,第三个问题在图形中辨认角,从多角度帮助学生加强对角的认识。“试一试”则借助操作活动,直观体会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的特征。•画一画。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角的概念的体会,教科书安排了画一画的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不是正式学习向角的技能,它是在学生初步有了角的概念后,借助“自由”画角活动进一步体会角的组成,即角是由
3、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角的位置和张口方向可以不同。•认一认。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写法和读法。•在下面的图中各找出三个角,标一标。通过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再一次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其中在桥洞图中,曲边与底部相交的地方形成的不是角,教科书呈现这个反例的目的是更好地衬托“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的特点。试一试•剪下附页3中图1的两个角,比一比,大的画“√”。因为在第二学段,还要再次认识角,所以本单元教科书只强调用直观操作的方法,进行角的大小比较。教科书通过直观操作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这种方法在本单元后续
4、通过直角认识锐角或钝角也将用到,而且在第二学段角的度量也会再次使用。本题是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叠,然后做比较,张口大的角就大。•如图,比较两个三角板的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借助比较大小三角板对应角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建议角的引入部分,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情境图,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比划、用红线描出角,然后让学生观察智慧老人冒泡中抽象的角,并介绍这些都是角,帮助学生体会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更好地直观认识角。(2)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室里还
5、有哪些物体上有角。举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比划出角,如果有学生错误地把“角落”或课桌的一个顶角当作平面的角,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教科书上由剪刀等抽象出的角。•画一画。可以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画角,画完后互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学生画角时,教师要注意课堂巡视,如果有学生画得不对,如顶点处有交叉的现象,要及时予以纠正。•认一认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引导学生看教科书认一认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习怎么读,怎么写。(2)在自己画的角上,标一标角的标记及各部分的名称。•在下面的图中各找
6、出三个角,标一标。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引导学生观察图例,学习怎样在图形中标出角。(2)鼓励学生自己标出各个图形中的角。在五角形图中,学生只要标出三个角即可,如果学生还能标出其他角,应加以鼓励。在桥洞图上,如果有学生把曲边与底部相交的地方也标为角,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角的概念来判断对错。试一试•剪下附页3中图1的两个角,比一比,大的画“√”。可以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讨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例如,角的大小区别比较明显时,可以直接判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角的大小区别不明显时,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把两个角的顶点
7、对齐,一条边也对齐,通过观察另一条边是落在图内还是图外,来分辨角的大小。如果第二个角的另一条边落在图内,则说明它比第一个角小;如果第二个角的另一条边落在图外,则说明它比第一个角大。也可以说哪个角的张口大,哪个角就大。如有条件,也可以通过PPT课件的演示,增加这个活动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如图,比较两个三角板的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两个学生一组,先用大小三角板做一做,比一比。如果学生不方便买到大小不同的三角板,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纸板自制大的三角板。(2)在
8、动手操作后,充分发表意见说说比较后的发现:尽管两个三角板的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板的三个对应角分别相等,从而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但是对于“你发现了什么”的讨论,特别是关于两个角大小相等的认识,建议仅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做具体要求。在二年级这个阶段重点还是引导学生理解从角的“张口”,而非从角的“占地”角度来辨认角的大小,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需要提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