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儿股静脉采血方法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股静脉采血方法进展 [摘要]临床上股静脉血样采集方法已被国内外儿科临床护理人员广泛应用。本文从小儿股静脉采血的采血针的更新、患儿的准备、股静脉的解剖特点、穿刺部位定位、进针方法、按压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小儿股静脉;采血方法;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7-28-03 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小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临床护理技术。新生儿和小婴儿血标本采集较困难,如采血量在1mL以上者常需股静脉采血,现将国内护理学者对小儿股静脉血样采集的护理研究
2、综述如下。 1采血针 1.1一次性注射器 临床股部静脉穿刺多采用10mL或5mL直针头注射器。由于用直针头采静脉血,针头与注射器连接后不能随意弯曲,不但不易操作,取血困难,且易致出血等不良反应,尤其新生儿,皮下脂肪薄,血管直径小,针在皮下的长度短,仅约0.5cm,更难固定,造成针头滑出血管,从而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1.2注射器接头皮针[1] 一次注射器接7号头皮针行头皮针穿刺,穿刺深度够,部位较直观,易固定。 1.3一次性真空采血器[2] 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中的针头(此针头为一头带有特殊橡胶套的双向针头)在腹股中点垂直进针1.
3、25~1.5cm,见回血可停止进针,去掉双向针头上特殊橡胶套,接上真空管;如血流顺利,可不提升针头,直至采集所需血量;如进针后不见回血,可先连真空管,再缓慢提升针头,待血流通畅后停止提升针头,抽取所需血量。 2患儿及操作者准备 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外展、外旋与身体纵轴成45°角,臀下髋关节处垫一软枕,使股三角后壁凹陷处的肌肉将股动脉和股静脉托起,小腿弯曲与大腿成90°角,另一腿伸直,也可呈屈髋、屈膝、外展外旋。助手站在患儿头侧,用两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四肢,两手分别固定患儿两腿。 适当的按压固定患儿是保证成功穿刺的基础,否则穿刺
4、成功后可能因为固定不牢,针头易脱出血管外,导致穿刺失败或抽血量不足。利梅芬等[3]发现,右侧股静脉穿刺取血较左侧股静脉穿刺取血更方便定位。右侧采血时,操作者在患儿右侧,由于靠近穿刺部位,操作更方便,双手可灵活配合操作,进针时左手食指可方便触摸股动脉搏动,起到准确定位及固定血管的作用。右手取血时,左手可根据需要灵活固定患儿的右膝关节,防治下肢活动,保证采血的顺利进行。而左手采血时,无论站在患儿的左侧还是右侧,均不能像在右侧采血时那样方便的用左手触摸动脉,以至影响操作者对血管的定位和操作者的心理稳定性,因此站于患儿右侧用右手采血更方便。 3小儿股
5、静脉的解剖特点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内。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部,呈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三角凹陷。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凹陷[4]。股动脉居中,股神经在股动脉的外侧,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外侧,在腹股沟韧带中段摸到搏动点是股动脉,其内侧便是股静脉。患儿取屈膝呈蛙腿状卧位时,股骨头在深层将股静脉托起,此时从脐部引垂直于腹股沟的连线,其垂直交叉点正是股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5]。但要注意左右两下肢存在明显差异,左股静脉在左膝关节正中点至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内侧0.2~0.3cm处,位置较浅,而右
6、股静脉位于右膝关节正中点与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位置较深[6]。 4采血部位定位方法 行股静脉穿刺时,定好进针的部位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之一。 4.1摸股动脉法 股三角内股动脉表浅,在腹股沟中1/3与内1/3交界处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cm[7,8]或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1~1.5cm,股动脉搏动内侧0.3~0.5cm处[9]。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触及其搏动,与其平行的股静脉在其内侧0.5cm处[10]即为穿刺点。此法是股静脉穿刺点定位的首选方法,也是临床最常用、最可靠及穿刺成功率最高的方法,但对某些肥胖患儿或病情危重患儿因
7、股动脉触摸不清者不易使用。 4.2引垂线法[11] 以脐窝为中心向耻骨联合上缘与髂前上棘的连线作垂直线,与腹股沟交叉就是穿刺点。 4.3垂直定位法[12] 脐至腹股沟垂直线内侧,腹股沟下约1~2cm与大腿平行与皮肤呈45°斜行刺入是适合斜刺法的进针点。 4.4体表投影点定位法 固定患儿大腿,并绷紧皮肤后,可见股三角肌稍隆起,再由脐轮向腹股沟线划一垂直线,在腹股沟线与此垂线交点内侧约0.5cm处,即为股静脉的体表投影点[13]。或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其内侧[14],或脐部向髂前上棘和耻骨结
8、节的连线引一条垂直线,此交点就是股静脉定位点[15]。 4.5摸“窝”法[16] 右手食指自大腿内侧,沿腹股沟韧带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