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30570
大小:32.2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7
《洋烈水乡创4A讲解服务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墨洋烈导游手册途中导游篇『宣汉县西城区』各位贵宾:早上/下午好!感谢大家到宣汉县莅临指导。我是洋烈水乡景区导游员XX,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宣汉县景区管理中心洋烈景区管理所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真诚的欢迎,并向大家做出庄严承诺:在洋烈水乡景区的游程中,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提供一次舒心、养心、安逸的旅游。今早上/下午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从九龙饭店出发,经过宣汉县西城区、君塘镇黄金槽枇杷产业园到达洋烈水乡景区,参观游客中心、鱼子溪湿地公园、川东第一村,画舫漫游州河,上午/下午X点返回九龙饭店。行程安排比较紧凑,特点比较鲜明,希望各位贵宾能够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同时也请各位各位贵宾对洋烈水乡景区(4A创建/
2、开发建设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现在,汽车正行驶在县城西区景观大道。西城新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他们犹如巴山汉子血脉贲张,给人以“雄起”的味道。近年来,我县提出建设“秦巴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大县”和城区、景区、园区“三区”建设战略决策,构建全域旅游框架,并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宣汉县旅游景区管理办法》,旅游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宣乐路至八庙河大桥』在这里,请允许我为给位贵宾介绍一下宣汉的大致情况:宣汉置县始于东汉和帝永元八年,也就是公元96年,是为宣汉县景区管理中心编2014年11月Page11of11水墨洋烈导游手册宣扬汉王朝德威之意。位于大巴山南麓,北纬30
3、度世界旅游的黄金带上,幅员4271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余万,其总体地貌可概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四川革命老区县、扩权强县试点县、少数民族待遇县。这里是巴人祖源,巴国故都: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先秦巴人文化遗址--罗家坝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古代的巴文化及其与中原文化、楚文化、秦文化、蜀文化的相互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里发掘的墓葬层位明确,对解决巴蜀文化分期问题提供了依据,成为研究川东北原始文化、特别是古代巴文化的重要基地。也就是说,巴国最后消亡地就在宣汉罗家坝。2001年7月,罗家坝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经战马嘶鸣,红旗漫卷:曾
4、创造过由一个县独立组建一个军(即红33军)的壮举,并诞生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以及向守志、王定烈等10位新中国的将军。这里物华天宝资源富集。普光气田更是全国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川气东送的首站。宣汉黄牛被载入了《世界牛种志》。此外,其出产的“桃花米”,自唐代即被列为贡米。这里是四川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地,土家风情热烈淳朴,巴山汉子个个是“血性阳刚,重情重义”。这里秉持睦邻一家,承袭“多个人多双筷子”的待客之道,。甲午马年央视春晚“筷子篇”,“客气撒子嘛,多个人多双筷子噻”温暖全中国人民的心。这里典藏农耕文明,民俗民风纤毫毕见: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东土家薅草锣鼓和巴山民歌背二哥为题材的节
5、目直通春晚,与全中国人民一同分享了《辛福生活抿抿甜》。“情歌王子”李依若的一首《康定情歌》,打动了“李家溜溜的大姐”。宣汉县景区管理中心编2014年11月Page11of11水墨洋烈导游手册说到李依若先生呀,也许有些客人没听说过,但他最为出名的两首代表作,相信您一定没有错过。其中一首叫《苏二姐》,它作为咱们川东北地区一笔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土地革命时期,曾被川陕苏区群众改编为《我随红军闹革命》,在红军中广为传唱。还有一首就更加大有来头了。这首歌唱响了全世界,而且还是我国第一首飞向太空的歌曲,以世界十首名曲之一的身份被人们誉为“宇宙情歌”。大家猜到了吗?李依若先生当年在成都读大学时,曾与一个
6、家在康定的姓李的同学谈恋爱。当他与女友结伴到康定跑马山玩耍时,根据湘西“溜溜调”编了一首《跑马歌》,唱给“李家溜溜的大姐”听。是的,这就是后来的《康定情歌》。『八庙河大桥至生态停车场』各位贵宾:从宣汉县城一路行驶过来,不到20分钟车程,我们已经到达洋烈水乡景区了。在画家眼里,群山是块面,流水是曲线,线与面之间的媒介,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便是桥!虽然洋烈水乡景区仅有大小6桥,但它却有石拱桥、索桥、吊桥、栈桥等4种类型的形式美,成为远近闻名的写生场所。我们现在所经过的是洋烈水乡景区第一座桥,叫八庙河大桥,总长238.06米,由三个大拱和24个小拱组成。大家请看左手边微波粼粼、如络带、似翡翠的河水
7、名叫州河,古称巴渠水,是神奇、神妙的北纬30°景观带上一条自东向西流向的独特河流。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宣汉县景区管理中心编2014年11月Page11of11水墨洋烈导游手册水源出巴渠县东北巴岭南獠(liao,打猎)中,即巴渠水也。西南流至其县,又西入峡”的记载。晚唐著名诗人罗隐云游宣汉时,也留有“东中滩水向西流,南沼祥云往北收”的诗句。后来之所以改称州河,还与唐代时期的另一位诗人有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