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12294
大小:2.82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16
《《M防范于未然》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回顾:1什么是违法行为?2违法行为有哪几种?3犯罪的含义。4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5什么是刑罚?6刑罚分几种?防患于未然问题导读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犯罪的危害?不良行为主要有哪些?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和作用?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探究一:★阅读教材P97案例,思考并回答:1、陈某由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逐步走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有哪些?导致人们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贪图便宜。一、认清犯罪危害2、他曾有过知耻之心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虽有过知耻之心,但结交了坏朋友之后,不注意自身修养,对自
2、己要求不严格,法制观念淡薄。因此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3、结合陈某的经历说说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之间有何联系?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人的行为是思想观念支配的。①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②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会可能违法,甚至犯罪。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道德水平的高低与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违纪、违法和犯罪行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遵守法律,防微杜渐,不做违法犯罪之事。探究二:★阅读教材P98案例,讨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犯罪对自己
3、、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危害?1、对自己--葬送自己的未来,并且最终受到法律的惩罚。2、对家庭--辜负父母的希望,可能使得家庭关系紧张,甚至造成家庭破裂。3、对他人--侵犯别人的财产权和人身安全,损害他人财物、导致他人经济损失,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4、对社会--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败坏社会风气。严重危害性违法犯罪付出的代价太大探究三:★辩一辩,我们现在年龄小,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会受到处罚?我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但是,我们要懂得:犯罪对自己、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对严重危害社会和违反刑法的行为
4、,根据刑法规定,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我们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心理上憎恨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二、加强自我防范1、你如何看待小张的行为?2、转变的原因是什么?3、如果不转变后果会怎样?4、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启示?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任何大错也是从小错开始的。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的公民,就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1、国家制订和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是什么?(P99)2、国家制定和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作用是什么?(P99)为保
5、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养成其良好的品行、有效的防御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这部法律就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为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
6、刀具,屡教不改;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6、多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当达到聚众斗殴,多次参与,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斗殴(犯罪)偷窃(一般违法行为)达到偷窃数额较大或特别巨大多次偷窃,盗窃金融机构,数额巨大或盗窃文物情节严重的盗窃罪(犯罪)打架(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
7、的人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重视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从自身的角度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知识拓展家庭:学校:社会:思考加强对未成年的监护,以身作则,以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行引导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一旦发生及时纠正。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法律知识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健康的环境,严禁向未成年人传播暴力、淫秽等毒害身心的信息、书刊等。课堂小结认清犯罪危害防患于未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