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3)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3)

ID:41077367

大小:3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3)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3)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3)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3)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3)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望岳教学设计科目语文  编写时间 年月日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课题《望岳》授课班级 教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作者生平;泰山的有关知识;字音、字形;能力目标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情感目标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重点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计划课时1课时课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一轮教学设计补充与修改教学过程:教学要点:a、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b、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

2、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二.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

3、形。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

4、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好,读得很好,比开始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齐读

5、。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哪个同学能说两句。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我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  ,是因为  。”格式说一说。说得都不错,课后将这首感情背诵。课前,我让同学们找一关于泰山的资料,有没有找到?下面我请同学拿出来读一读。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三.总结课

6、文:1.小结: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好,下课。2.布置作业:当堂检测。《望岳》教案【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 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

7、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

8、,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