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细胞生活的环境》(人教)

【教学设计】《细胞生活的环境》(人教)

ID:41061707

大小:182.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教学设计】《细胞生活的环境》(人教)_第1页
【教学设计】《细胞生活的环境》(人教)_第2页
【教学设计】《细胞生活的环境》(人教)_第3页
【教学设计】《细胞生活的环境》(人教)_第4页
【教学设计】《细胞生活的环境》(人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细胞生活的环境》(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细胞生活的环境》甘肃省高台一中罗福海老师◆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第一章第一节。虽然是本模块的开篇,但是学生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已经学习了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胞代谢等内容。并且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学习了解了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因此,对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有了学习探究的欲望。人体内环境组成的内容很抽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代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动手操作、成果分享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一个更为抽象、更难以理解的深层次问题。一般的讲解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渗透压”

2、这一概念的理解难度更大,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小组合作、表达展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备渗透压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组织水肿的两个实例进行解释,加深对渗透压这一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2、认识到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

3、介。【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病毒的资料。◆教学过程【导入】出示血细胞和草履虫(课件第3页),提出问题:讨论1:我们看到的都是什么细胞?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讨论3:哪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总结: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课件第4页)。【讲授】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多媒体显示: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

4、液(bodyfluid)。讨论1:细胞内液指什么?讨论2: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相比,谁多谁少呢?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是什么呢?【合作探究】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我们观看下面一段动画,阅读教材P3,思考并讨论:(课件第9页)讨论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异同?讨论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能不能说全身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讨论3: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哪些?提问: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要求学生形成图示。【总结】1、血浆→组织液:毛细血管动脉端。2、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静脉端。3、组织液→淋巴:毛细淋巴管4、淋巴→血浆:左右锁

5、骨下静脉。[疑问]人体的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具体到某一个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具体是什么呢(课件第10页)?总结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个体外环境的“外”而言的。细胞外液的“外”是相对于细胞的“内”而言的。两个内外,着眼点不同(课件13-15页)。【讲授】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过渡]那么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细胞外液有哪些化学成分呢?多媒体显示课件16页血浆的化学组成。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4、HCO3—、HPO4—可能起什么作用?

6、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总结)(强调)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无机盐离子,含量上占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Cl—(课件17-18页)。【讲授】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过渡]HCO3—、HPO4—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展示课件19页: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思考:1、为什么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溶液渗透压。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

7、、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总结:课件20-22页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完成,并且要依赖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直接参与。示图综合知识,本节小结:【讲授】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