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练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人教必修1)

【提高练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人教必修1)

ID:41058731

大小:326.7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提高练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人教必修1)_第1页
【提高练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人教必修1)_第2页
【提高练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人教必修1)_第3页
【提高练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人教必修1)_第4页
【提高练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人教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练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历史人教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提高练习一、单选题1.《诗经·大雅·板》中有“大邦维屏,大宗维翰”的表述。学者刘宗绪将“大邦维屏”解释为:把经由——而建立的大国尊为周王室的屏障。根据刘宗绪的解释,其中空格处为(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世袭制2.下列西周的诸侯国中,从分封对象看与其他国类别不同的是(  )A.燕                        B.宋                         C.鲁                       

2、 D.晋3.观察下图,西周分封时,将同姓诸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交错分布,其主要目的是(  )A.分而治之            B.巩固统治             C.论功行赏            D.富国强兵4.《周礼》记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由此可见,在分封制下(  )A.按不同等级授予贵族土地                    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结合C.按血缘关系授予贵族土地   

3、                 D.按封地全部面积征收租税5.《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内服制度            D.联姻结盟6.淳于越曾向秦始皇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据此判断,淳于越主张实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

4、郡县并行制        D.行省制7.《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姓与氏都是贵族专有                            B.姓与氏的区分是为了强化宗族认同C.姓与氏都产生于分封                            D.姓氏合而为一反映了贵族阶层壮大8.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明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

5、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其评价的是(  )A.国与国的关系    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国并行制        D.三公九卿制9.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二、简答题10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社会历史巨变时期,这一时期的变革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结合史实指出这三个方面分别出现的新变化,据此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参考答案及解析1.

6、【答案】B【解析】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而题干是强调建立周王室的屏障,故A项错误;由题干中的“建立的大国尊为周王室的屏障”可知是分封制分封诸侯国保卫王室,故B项正确;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和宗法制度所形成的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制度,故C项错误;世袭制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燕、鲁、晋均分封同姓亲族,宋分封殷商贵族微子启,故B项正确,故A.C.D项错误。3.【答案】B【解析】依所学,分封制将诸侯分派到各地的目的在于巩固统治,而非分而治之,故A项错误;依所学,分封制下同姓诸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交错分布,提高了办事效率,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

7、地位,巩固了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分封制将诸侯分派到各地的目的在于巩固统治,而非论功行赏,故C项错误;分封制将诸侯分派到各地的目的在于巩固统治,而非富国强兵,故D项错误。4.【答案】A【解析】由材料“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可知西周按等级分封土地,故A项正确;分封制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等级而非血缘,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诸侯在封地内有征派赋役的权利,故D项错误。5.【答案】A【解

8、析】据材料“同姓则同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