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一定要外国的

读书,不一定要外国的

ID:41015376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3

读书,不一定要外国的_第1页
读书,不一定要外国的_第2页
读书,不一定要外国的_第3页
读书,不一定要外国的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书,不一定要外国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书,不一定要外国的近来,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读书潮流,尤其是我们教育界,热衷于阅读一些译著,外国的企业管理经典,外国的社会学经济学论著,外国的哲学、艺术著作,外国的教育学原理、学派著述、课程理论等等。仿佛,不读紧跟潮流读外国的作品就落后了,要闭塞要落后了;读了外国的哪些著述,就是走在学科的最前沿,可以引领专业潮流了。那些请过来的“信天游”专家们也总喜欢说得外国的,尤其是西方的(美国的),动不动就是“翻转课堂”“慕课”“云教育”——专家们的言论,推波助澜地将阅读者的视线凝聚在“外国”了,而忽视了本土。的确,我国的出版业虽然很繁荣,但是鱼龙混在,泥沙

2、俱下。当下,出书成为一种时尚,主持人都无需冠以“著名”的头衔,就急吼吼地出书、签字售书了;诸如张悟本这类的街头骗子,也堂而皇之地出书,而且以科学的名义;教育类“著作”就更多了,只要高兴,随便想个什么“学派”“流派”,按个“XX语文”“XX数学”的名儿,就迫不及待地出书了——只是,这书是花钱购买书号的。要不是通过各种关系摊派下去,这书就只能送到村头的厕所里了。即便是如此的鱼龙混在,毕竟还是有一些“龙”的,那些有真实践、真思考、真经验、真理论的好书,还是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细细品味,好好借鉴的。这些著作的言语风格,都是我们所习惯的,一读就懂,不拗口,

3、不晦涩,不绕弯弯;著作里的言说内容,也是我们所熟知的,甚至是经历过得,读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获得的启示更多,模仿也好,创新也行,借鉴指导功能更强。最近,我也在读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誉满全球的夏山学校创始人A.S.尼尔的著作《夏山学校》。据说,“这本书1960年出版后,迅速在全球掀起持续不断的“夏山热潮”,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儿童纷纷前往夏山就读。本书仅在美国,10年就销售200万册,并被600多所大学指定为教育必读书。目前,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越来越多的语言,被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专家奉为人类不可缺少的教育经典。”——我也是慕其名方

4、才网购的,方才阅读的。尼尔用其毕生精力和智慧,创办了夏山这样一所“没有恐惧和仇恨的自由学校”,培养出了“未被恐惧和仇恨摧毁的健康自由的孩子”。尼尔先生基于“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充分尊重儿童、相信儿童、呵护儿童的平等理念,开放的教育手段,是毋庸质疑的至上教育箴。书中,“孩子不应负担他还不能胜任的责任,也不能做他还不知如何判断的决定。有点常识的家长,不应期望过高。”“我们不能过早地运用道德来评判儿童的行为。”“处罚和恨永远是恶性循环。体罚是恨的发泄,而体罚又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恨,更多的恨是孩子的行为更坏,于是就有了更多的体罚”等言论,是他的实践经验

5、,是他的深刻思考,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很有指导价值。就是再过一个世纪两个世纪,恐怕也是不可颠扑的教育真理。然而,就是这样的教育经典,我在阅读时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别扭感,尤其是读到第四章《孩子应该遵从什么》和第五章《孩子的问题》时,总觉得理想主义的色彩太浓烈了,以至于我怀疑书中所举的哪些成功教育个例是不是尼尔杜撰而出来的。尼尔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偷窃是情感上不满足。反言之,孩子偷窃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情感。当然,在尼尔的书中,这种情感主要是指被关心被重视的心理需求。正是怀有“孩子偷窃是情感上不满足”的思想,所以尼尔就从不对有偷窃行为的孩子进行正

6、面的直面教育,而是给予他关心,满足他的愿望,甚至在他有不诚实的行为时还给予“奖励”。就在这关心和满足中,那些孩子失去了偷窃的兴趣,正常起来,变得正直善良。我想,尼尔所在的时代,英国已定有关于严惩偷窃行为的法律,偷窃也会为社会大众憎恨,所不能容忍。这是一个正常社会所必须拥有的道德底线、是非底线。即使面对的窃贼是一个儿童,一般人也绝不会听之任之,总免不了要进行教育,即使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但至少要告诉他“物非己不应占有”“天下好的东西多得很,一个人无法占有也没有必要占有全部”等基本常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儿童是因为情感上得不到满足而偷窃,在夏山,尼

7、尔先生通过观察满足了这位偷窃儿童的某些情感需求,使其暂时远离了偷盗。人的欲望不止一种,是变化的发展的,如果有一天,这位儿童又有某个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缺少某种感情的慰藉,那么,有过往经历有经验的他是否会在故伎重演,以再次偷盗来换取新的情感满足呢?再回到现实中来看待具有偷盗行为的这些问题儿童。对他们来说,教育真不是万能的,有时甚至“一能都不能”。大量的《一线》《天网》(央视12频道节目)案例表明,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往往屡教屡犯,屡犯屡教,社会对他们宽容过,家庭曾经满足过他们的欲望,为什么他们仍然屡次进宫?如果用尼尔的观点来解释这些人犯罪的根本原因,

8、就是家庭、社会、学校的过错,没有在最初给予他无限的宽容,没有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显然,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归责与人的逻辑,至少在当下的中国,是不被多数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