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1024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3
《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一周知识概述 这一周我们学习§3.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物距不同时,像的大小、正倒、虚实、像距等的情况,是我们理解生活中各种透镜的理论依据,我们还学习了光学仪器——“眼睛”及近视、远视眼配带眼镜的知识,还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用途。二、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从表中可以看出:(1)凡实像总是倒立的,凡虚像总是正立的;(2)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等大的或缩小的,虚像则必然是放大的;(3)像、物的移动速度有快、慢之分,与物体所处位置有关系。
2、当成放大的像时,像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当成缩小的像时,像的速度小于物体速度。(4)凸透镜成像可以概括为二点三区域,即2f是成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f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u>2f区域,成缩小实像,在ff时成实像,u2f时成缩小实像,u<2f时成放大实像D、实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思路分析
3、: 根据实验和作成像光路图都可证明:实像倒立而虚像正立,且凸透镜成的实像与虚像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焦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2倍焦距处是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当u<2f时,即可成放大实像,也可成放大虚像,所以B正确。答案:B小结: 对凸透镜成像,应理解好f与2f的物理意义,区分好实像与虚像,并掌握物像移动的方向及快慢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1)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①物镜:在显微镜的镜筒中,靠近物体一端的凸透镜叫物镜,物镜的焦距较短。②目镜:在显微镜的镜筒中,靠近眼睛一端的凸透
4、镜叫目镜,目镜的焦点较长。③反光镜:在显微镜的下方,有一可旋转的反光镜,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增大物体的亮度。④载物台: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物体,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从下方穿过圆孔,照射在被观察的物体上(如图所示)。(2)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处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再进行放大,成为眼睛观察到的虚像。(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例2、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5、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一个放大镜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思路分析: 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是镜筒,镜筒内有两只透镜,一个叫物镜,一个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将被观察物体成一放在实像。然后再由目镜成一个放大虚像。答案:C小结: 解题过程中易将显微镜的物镜与目镜的作用相混淆。排除障碍可采用下列办法: (1)显微镜的作用是放大,物镜将物体放大,目镜将物体在物镜中所成的像再次放大; (2)物体只有先经物镜成放大实像,然后才能再由目镜成放大的虚像3、眼睛能看见物体与眼睛的结构有关
6、,眼球相当一架照相机,晶状物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缩小的像,像刺激视网膜上的视神经,视神经把信号传输给大脑,大脑作出反映,眼睛就看见物体。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焦距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见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看见远处的物体。可见,眼睛是通过改变焦距来看见远近不同的物体。4、列表比较正常眼与近视眼、远视眼
7、例3、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思路分析: 眼睛的构造如同一架照相机,其晶状体与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凸透镜,来自于物体的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光屏”(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小结: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要将“人的眼睛”抽象为“一架照相机”,这样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就是人眼成像的原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