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76563
大小:8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2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二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二1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并能就自己喜欢的段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通过诵读,积累名言警句,初步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对名言和诗句的理解,能用名人名言导行。【教学准备】1.高尔基的《童年》。2.收集有关少年应该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人名言等以供交流
2、。【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一)交流感受1.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描写童年的课文,这些课文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小林和小东也被哪些事感染了,并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大家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看看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2.学生阅读。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4.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每
3、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二)交流读书方法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2.全班交流。3.归纳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二、日积月累1.读“日积月累”,读准确,通顺。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3.指名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
4、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5.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6.从这些句子中你受到什么启示,你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
5、这些话语,为什么?7.练习背诵。8.外收集有关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教学时,着重指导学生练习多层次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不做过多的要求,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可简要给予解释。】三、课外书屋1.引入:给学生介绍高尔基和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2.请学生谈谈对《童年》这本书你都了解了些什么?你还知道什么?(介绍《童年》的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我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师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推
6、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学生阅读时参考。4.学生讨论如何开展读书交流活动。5.教师小结。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七1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 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交流话题 1.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有
7、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自由说。 5.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说。 7.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质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下面我们把对某个人印象深刻的同学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个人进行深入的讨论。 8.组成小组。
8、9.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 (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小组讨论 11.全班交流。 12.话题小结。 二、交流话题2 1.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