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也谈品德新教材的使用

小学论文:也谈品德新教材的使用

ID:40954042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论文:也谈品德新教材的使用_第1页
小学论文:也谈品德新教材的使用_第2页
小学论文:也谈品德新教材的使用_第3页
小学论文:也谈品德新教材的使用_第4页
小学论文:也谈品德新教材的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论文:也谈品德新教材的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准确定位,智慧解读,有效整合——也谈品德新教材的使用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教师共同开发和指定的一些基本的材料,是课程实施的物质载体”。但是教材依然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库,同时也是课程标准思想的载体和学生学习养成的凭借,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我们教师都能在思想上接受“用教材教”的教材观。但要在品德课堂中真正实现“用教材教”,教师就要以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为基础,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

2、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只要教师有正确定位教材目标的能力,有解读、处理、开发、整合等驾驭教材的本领,手中的教材就能厚实、鲜活起来。本文就如何有效使用品德教材作一探讨。一、准确定位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合理开发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导向,是挖掘教材深度和广度的依据。脱离目标,或者说目标落实得不够深刻,就必然无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也必然会停留在浅表层次,无法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所以,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有从宏观到微观,在微观中体现宏观的整体教学目标意识,在目标引领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开发。1.体现目标

3、的层次性《品德与社会》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儿童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每个年级的两册教材包含从个人到世界相关的六大单元。同样主题的内容出现在不同的年级段,虽有重复之嫌,但在不同的年级,相近的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目标不一样,它体现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材中的重复现象,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均衡性,深入体会每个年级段在该内容上所应达到的深度,去恰当的组织教学。例如

4、关于社区的主题,在二下、三下、四下教材中均有出现,其中有几块内容非常接近,具体见表格:所属单课题内容交叉点之一年级元主题(社区的公共设施)关于这个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位二下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我们的社区二(下):我生活的社区里,还有哪些设施?三(下):调查我们社区有哪些公共设施,这些设施有什么作用?四(下):调查社区公共设施使用情形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社区设施,激发对社区设施的喜爱之情。三下第一单元话说社区1、社区——我的大家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的公共设施有什么作用,知道大家都有责任爱护。四下第一单

5、元这是我们的社区1、社区的公共设施了解社区的各种设施所在的位置和使用情形,并学会运用,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并自觉爱护。从上表可见,关于“社区的公共设施”这个内容,三个年级教材的目标定位是不同的,它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随着学生认识的深化与扩展,螺旋上升。类似的例子很多,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定位和后续性,牢牢抓住每一课的关键词和内容提示来区别,只有正确找准教学目标的定位,才能在处理相同内容时体现不同的、有层次性的学习目标,避免重复或拔高。2.整体把握单元目标  品德教材是按学习主题设计的

6、,但很多教师缺乏单元整组教学全程研究,对单元中各课目标的点位抓不住,不从整体与部分的对应关系来思考各课目标,也就是说,不能以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为基本依据,准确地确定各课的教学目标,深度理解这一课与单元的对应关系,它在整个单元中的点位,以及这一课目标与前后课目标之间的逻辑联系。如教学《共同生活的世界》(浙教版)单元中《节日大观》一课时,一位老师花了近大半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讨论中国的传统节日,从猜谜语入手,引出春节、端午、中秋这三大传统节日,然后讲“年”的故事、过年的习俗,接着通过看图片和视频重温立夏

7、、端午、蜡八节的风俗,后来还讲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最后一个环节才讲世界各国的传统节日。如果不把这一课放在单元的环境中去审视,这样的安排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仔细翻阅教材,联系单元主题,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教材处理的确存在问题,因为本单元的主题是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本堂课可以从中国传统节日入手,但重点应该是了解世界各国的传统节日及其起源、活动形式和内容,并能尊重、欣赏不同的风俗文化。由此可见,只有从单元角度整体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才能正确处理教材内容。二、解读设计意图,

8、让教材回归儿童的生活当有了正确目标引领后,我们需要对教材作正确理解和运用。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所以,教师要搞清楚教材给我们的那些信息,分别提示的是什么,要展开什么样的话题进行讨论。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用好这些范例,让教材回归儿童的生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起来1.合理取舍课本范例,让教材更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