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质疑”的理性思考

小学语文论文: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质疑”的理性思考

ID:40953892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质疑”的理性思考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质疑”的理性思考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质疑”的理性思考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质疑”的理性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质疑”的理性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课堂因“质疑”而精彩——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质疑”的理性思考 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而,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心理学上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研究中的至关重要的前沿问题。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质疑环节”,

2、这是令人欣慰的,学生的学习本来就应该是解决旧疑存新疑的过程。然而,由于教师理解与实践上的偏差,“质疑环节”往往收不到理想效果,产生低效率、低质量的“兜圈子”现象,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那么,怎样才能使“质疑”这个学习环节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不再遭受他人的质疑呢?一:初步感知,表层质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设计如下过程进行教学:一开始我拿出一袋沙土,并把它徐徐倒在讲台桌上,使之慢慢形成一个圆锥的形状。学生由趣生疑,教师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堆沙土,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沙土堆的形状叫什么?怎样求沙土堆的

3、体积?这堆沙土的重量是多少?”“这种形状是不是与我们学习的圆柱有关?”接着教师和学生同时做一个实验。先拿出一个圆锥,再拿出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让学生数,倒几次正好装满。再问:“你们看了这个实验提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提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能不能有把求圆锥的体积转化为求圆柱的体积来计算等有价值的问题。课方始,趣亦生。学生兴致高,思维活跃,这为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理性思考】在预习或初次接触新知时,学生由于原有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的基础,往往会提出一些与所要学新知联系不大或知识的非本质的表层的质疑,随

4、着疑问的解决,学生获得的主要是直观的、以感知为基础的知识和感受,但有些问题比较散乱,有些问题也不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决,这时,教师的梳理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肯定的态度进行分类、梳理,从而让学生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同时,学生特别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尤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二:主动探究,深层质疑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在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分数”的前提下,为了让他们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深刻理解“1”,我设计以下环节:这

5、里有三个粉笔盒,里面放了一些粉笔。老师从第一盒中拿出1支,就拿出了整盒的1/5,这盒粉笔一共有几支?老师从第二盒中拿出2支,就拿出了这盒的1/5,这盒粉笔一共有几支?老师从第三盒中拿出3支,也拿出了这盒的1/5,这盒粉笔一共有几支?请你想一想,画一画。1/51/51/5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交流。学生交流以后,我便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从具体的,到抽象的,再回到具体的,在这个分铅笔的环节中,其实是在引领学生的思维经历一个从支数,到份数,再到分数的发展过程。于是就有了“它既能用1/5表示,又能用3支表示。那这1/5

6、和3支是什么关系呢?”、“3枝可以用1/5表示,2枝也可以用1/5表示,为什么?”、“这三个1/5,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这样关键性的提问,再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沟通了“具体与抽象”、“部分与整体”、“份数与分数”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凸显出分数的本质。【理性思考】质疑的深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感悟程度密切相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时,随着学生对学习内容感知程度的逐步加深,他们往往会对数学知识的本质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质疑,此时收获的主要是对知识点的核心理解,是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教师应把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问题及学生自学感到困

7、难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学生讨论。在生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强了,必然会促进对知识本质特征的理解,同时也会在质疑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再带动质疑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三:深化探究,联想质疑: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我引导质疑:学了比的基本性质后,你是不是觉得有点似曾相识呢?一学生顿时举手:我想起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另一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在“商不变性质”中没有“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学生说: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

8、?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则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理性思考】学生在深化探究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