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算用结合”专题工作总结

小学“算用结合”专题工作总结

ID:40951733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算用结合”专题工作总结_第1页
小学“算用结合”专题工作总结_第2页
小学“算用结合”专题工作总结_第3页
小学“算用结合”专题工作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算用结合”专题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ⅩⅩ县实验小学“算用结合”专题工作总结 一、我校“算用结合”专题研究的历程我校自实施新课改以来,一直致力于算用结合专题的研究,回顾历程,可分以下四个阶段:1、下意识的“以用引算”阶段我校新课程实验始于,是我校“算用结合”专题研究的第一阶段。自新课改以来,计算教学一直是我校数学组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在第一阶段,我们较多地把研究的眼光聚焦于计算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上,以及计算能力和技能的达成的效果上,实际上研究的重心仍然落足于计算的本身价值。而同时,在课堂形式上,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图引出计算模型的做法也基本得到定型,虽然,在指导思想上,还没有将这种做法以“算用结合”的

2、思想做引导,但下意识的“以用引算”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刻板的计算教学必要环节。2、“以用引算”教学情景设计专题研究阶段ⅩⅩ年9月至ⅩⅩ年7月,这是我校“算用结合”专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外来各种研究信息的侵入,以及自身实践经验的提升,我们开始意识到“用数学”是计算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我县教研室陈达桂老师的“情景-探究”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县进行了普及、推广。以上几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我校的“以用引算”教学情景的设计与执行成为了计算教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选择或设计合适的生活情景,在信息解读中萌发采用计算解决问题的需求,并采用多种策略列出各种计算

3、模型,最后优化和提炼计算方法。应该说,这一阶段,我们的研究还是仅仅停留于一个“以用引算”的研究阶段,但总算迈出了具有真正意义的“算用结合”研究第一步。在此期间,有一次教研活动,对我们以后的算用结合专题研究影响巨大。06年4月13日,我们举行了小学数学“算用结合”校本研究活动,有幸邀请到市教育局教研室王瑞达老师、县教研室陈达桂老师莅临指导。在活动中,我们先以集体备课的方式研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接着由朱旭美老师上课,再研究小组成员评课、专家评课,最后王瑞达老师作“算用结合的实践探索”4培训报告。这是一次一线教师与市级专家真实对话,这次活动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对算用结

4、合内涵的困惑,也初步感受到算用结合点、不同课型的结合度等操作经验,也使我们真正感受到我们那时算用结合专题研究的狭隘性,从而,促使我们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地。3、算用辨证结合的尝试阶段ⅩⅩ年9月ⅩⅩ年6月,是我校算用结合专题研究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从重点研究“以用引算”向“算用辨证结合”的方向转变。期间,有三个活动影响较大。一是学习“算用结合”有关文章,开展以“算用结合”主题的数学大练课活动;二是全体组员积极参与在玉环举行的“台州市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主题研讨会暨专家特级教师大讲堂活动”;三是07年5月,各县(市)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莅临我校开展新课程调研活动,我们借题发

5、挥,使此次活动成为对全体数学老师进行“算用结合”的一次培训活动。一方面全体数学老师参与备课、试教、修改教案、再试教等磨课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开设了8节课,8位执教教师及协助教师和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最后在多媒体教室集中交流,共同探讨“算”与“用”结合的策略与方式。这个阶段我校基本实现从“以用引算”向“算用辨证结合”过渡,使教师们能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基本把握算用结合点、结合方式等。4、从“数学模型”的视觉研究“算用结合”阶段ⅩⅩ年9月至今是我校算用结合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我校主要开展了以“算模”建构与解读为重点的算用结合专题研究。在上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

6、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思想虽然得到了确立,但是,在实践中,其操作性还是有很大的缺失。例如在具体的计算中,算理的阐释还是缺乏足够的依据,情景创设与算理解读相脱离,这样使计算教学的核心问题解决缺少有效的办法。后来,我县的方芳老师的《乘加、乘减计算》与温岭横湖小学设计的《小数加减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在以上的反思中,我们开始了对“算模”建构与解读的研究,试图在生活情景中挖掘蕴涵算理的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解读计算的方法和依据。数学是模型的科学,我校从数学模型的视角来研究分析“算用结合”,我们的教学思路是:(1)生活原型激发学生计算的需求。4(1)结构模型阐析算式模型。(

7、3)算式模型解决生活问题。生活原型是指具有一定的现实生活背景,又内含着数学问题的一些生活素材,它的外现形式有文字、图片(包括静态、动态)等。在解读生活原型时,需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它将经历对生活情境中蕴含的数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描述的过程,经历从一些属于学生的、不那么正规的数学语言,通过简化和形式化不断地向比较严格和正规的语言靠拢的过程。结构模型是指生活原型中所存在的各种关联元素搭配、排列的内在关系。它可以是图片本身中的元素搭配、排列所呈现的特征,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乘加、乘减》主题图中玉米棒排列的特征,也可以用线段图、数量关系及语言阐述等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