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圆管涵

技术交底—圆管涵

ID:40947960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技术交底—圆管涵_第1页
技术交底—圆管涵_第2页
技术交底—圆管涵_第3页
技术交底—圆管涵_第4页
资源描述:

《技术交底—圆管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工程名称永州市零陵区G322改线工程分部工程圆管涵工程分项工程基坑开挖、基础工程、管节安装、涵背回填、洞口工程交底内容: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进出洞口采用一字墙锥坡排水形式,圆管涵管节采用预制厂集中预制,运至现场后吊装。2、测量放样对圆管涵的中桩及纵横轴线,以及内外边桩进行准确放样,并用白灰做上标记。利用已有的加密水准点,对原地面高程进行放样,确定开挖深度,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符合要求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3、基坑开挖3.1基坑开挖前,首先要对圆管涵基础所在位置进行清表或清淤。地基处理的范围至少应每侧宽出基础之外0.

2、5m。为便于施工中的检验校核,基坑开挖前应在纵横轴线上、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3.2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辅助的方式,应避免超挖。机械开挖至距槽底设计标高20cm时,改用人工挖掘、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槽底及坡面原状土层。基坑槽底采用平板振动夯夯实,确保基底标高误差满足设计规范要求。3.3基坑开挖中,在坑底基础范围之外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内,排出坑外。集水坑宜设在上游,尺寸视渗水的情况而定。3.4基坑坑壁以1:1.5放坡,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基坑坑壁坡度可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3.5当基坑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以

3、上部分可以放坡开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质坍塌或水位在基坑底以上较深时,应加固开挖。开挖清理完毕后,及时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然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大于等于100KPa时,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4、下部管基施工4.1基础放样基坑开挖好后应重新放设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全站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并用水准仪按管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4.2垫层施工基坑开挖好后,先进行垫层施工,分层回填砂砾并夯实,压实度在95%以上。砂砾垫层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不得有离析现象。4.3下部混

4、凝土管座施工混凝土管座分两次浇注,先浇注底下部分,注意预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混凝土2~3cm,待安放管节以后再浇注管底以上部分。4.3.1下部混凝土管座模板施工模板宜优先采用胶合板或钢模板。浇注混凝土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为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安装侧模板时应在基础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且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浇注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

5、检查,并在模板内侧制作标记以示混凝土浇筑位置,签认后方可浇注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4.3.2下部混凝土管座混凝土浇注管座混凝土采用C20的混凝土浇注。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严格执行水泥混凝土C20配合比检测报告。浇筑前,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垫层应先加以湿润,铺一层厚2~3cm的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在施工过程中,每工作班组制作混凝土试件2组,在制作完后第二天进行脱模,并送至工地试验

6、室进行标养。当混凝土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溜槽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5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的距离。振捣期间,避免振动时碰撞模板,每一个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密实,避免过振和漏振,密实以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标准。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在浇筑过程中或浇注完成时,如砼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注砼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同时,下部混凝土表面应做成毛面,并且在管节安装前冲洗干净。5、钢筋混凝土圆管5.1、圆管采用管径D1500

7、mm,管节长度2m和0.5m两种规格。5.2、管节断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断面,应按斜交角度处理。5.3、管节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mm×30mm,其深度不得超过10mm;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6、管节安装6.1基础混凝土达到其强度的70%,涵管轴线位置放出后,使用履带吊车吊装管节,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安管。6.2安装时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管节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敷设时应保证内壁齐平,管内清洁

8、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6.3安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6.3.1各管节应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