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技术

花生种植技术

ID:40919346

大小:119.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8-10

花生种植技术_第1页
花生种植技术_第2页
花生种植技术_第3页
花生种植技术_第4页
花生种植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花生种植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河南审定花生品种审定公告1、品种名称:开农53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1选育单位: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K9069-1×开选02-3。特征特性:直立疏枝,夏播生育期114天。叶片淡绿色、椭圆形,主茎高44.1cm,侧枝长47.4cm,总分枝7.8条,结果枝6.0条,单株饱果数9.1个;荚果普通型,果嘴稍锐,网纹细、浅,缩缢浅,百果重165.2g,饱果率75.7%;籽仁椭圆形、粉红色,百仁重66.1g,出仁率70.7%。抗病鉴定: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

2、006年抗网斑病(2级),感叶斑病(6级),高抗锈病(2级),抗病毒病(发病率21%),抗根腐病(发病率13%);2007年抗网斑病(2级),感叶斑病(6级),抗锈病(5级),抗病毒病(发病率25%),抗根腐病(发病率19%)。品质分析:2006、2007两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定:粗蛋白质(干基)24.9/23.7%,粗脂肪(干基)51.3/52.6%,油酸49.4/47.3%,亚油酸含量30.9/32.8%。产量表现:2006年省夏直播区试,平均亩产荚果258.1kg、籽仁183.

3、4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9.5%和7.9%;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荚果253.5kg、籽仁178.1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6%和9.0%。2007年省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5.4kg、籽仁206.9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2.3%和10.4%。适宜地区:我省各地作麦套及夏直播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夏直播种植应在6月10前播种,麦套种植应于麦收前15-20天播种;每亩11000穴,每穴2粒。2、田间管理:前期应培育壮苗,加强苗期管理,苗期可酌情追施尿素10-15k

4、g,结荚期干旱及时浇水;盛花期前后可酌情控制旺长,同时加强蚜虫、棉铃虫等害虫的防治;及时收获。2、品种名称:豫花9840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2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郑9103×豫花11号特征特性:疏枝直立型,夏播生育期114天左右。叶片椭圆形、淡绿色、小;主茎高48.2cm,侧枝长51.9cm,总分枝9条,结果枝6条,单株饱果数8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微锐,网纹细、稍深,缩缢浅,百果重169.5g,饱果率75.7%;籽仁为椭圆形、粉红色,有光泽,百仁重69.0g,出仁率70

5、.3%。抗病鉴定: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6年高抗网斑病(1级)、锈病(3级)、病毒病(发病率18%)、根腐病(发病率9%),抗叶斑病(4级);2007年高抗网斑病(1级)、锈病(3级)、病毒病(发病率15%)、根腐病(发病率8%),抗叶斑病(5级)。品质分析:2006、2007两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蛋白质(干基)24.4/22.5%,粗脂肪(干基)51.5/53.3%,油酸42.2/39.5%,亚油酸含量36.6/38.8%。产量表现:2006年省夏直播区试,平均亩

6、产荚果257.3kg、籽仁180.4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9.2%和6.1%;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荚果253.7kg、籽仁179.0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7%和9.5%。2007年省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0.8kg、籽仁206.4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0.5%和10.1%。适宜地区:我省各地麦垄套种及夏直播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麦垄套种在麦收前15天、夏直播6月10日前播种;每亩10000-12000穴,每穴两粒,可根据土壤肥力高低和种植方式适当增减。2、田

7、间管理:播种前施足底肥,麦垄套种苗期要及早追肥,生育前期及中期以促为主,花针期切忌干旱,生育后期注意养根护叶,及时收获。3、品种名称:濮科花7号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3选育单位: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濮8507×濮8833-2-1-1-3特征特性:直立疏枝,夏播生育期114天。叶片椭圆形,叶色淡绿色,叶大;主茎高45.6cm,侧枝长49.6cm,总分枝8.4条,结果枝6.2条,单株结果数15.6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钝,网纹细深,果较大,百果重157.9g;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桔黄

8、色,百仁重66.7g,出仁率70.6%。抗性鉴定: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6年高抗锈病(2级),抗病毒病(发病率28%)、根腐病(发病率20%),感网斑病(3级)、叶斑病(7级);2007年抗锈病(4级)、病毒病(发病率35%)、根腐病(发病率19%),感网斑病(3级)、叶斑病(7级)。品质分析:2006、2007两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粗蛋白质(干基)2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