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14231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0
《台达电创始人郑崇华:谋道不谋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郑崇华:洞察趋势助力台达电子持续转型 1971年由郑崇华创立的台达电子,从当时15个人的小企业发展成在全球拥有6.5万名员工的国际企业,公司创立以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5.3%。 在瞬息万变的竞争形势下,郑崇华认为,经营者要洞察趋势,勇于变革,否则就会消失在竞争的洪流中。在他的蓝图中,未来的台达电子会继续转型,并成长为一家能源和节能的系统集成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郑崇华 台达电集团创始人兼荣誉董事长 今年年中我卸任了董事长一职,业绩经营的事情就交给他们去考虑了。我原来想60岁退休,一拖拖到75岁,不能再拖了,要让新的团队接班。
2、未来的台达电会继续转型,不再只简单的卖产品,而是能源和节能的系统集成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共创智能绿生活为目标。企业的经营要顺应时代的节奏和需求。 洞察趋势 现在外面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太大变化,很多企业迅速崛起,很多优秀的企业没落,这其实是和领导者的意识相关。以为原来卖什么就能一直卖什么,没有预期到人的欲望、科技的进步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没有提早做相应的准备。 其实,已经占有市场的企业,如果凭着商业嗅觉早做准备,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很多巨头都没有这么做。早年自己跑业务,平均一年到美国不下10次,欧洲也至少三四次,全球的各大电子展我都
3、去参加,发现每年参展的公司都不同,很多公司消失了。1970年,台达的客户主要是消费品企业,多是做TV的大厂,比如美国的RCA、Zenith,后来被崛起的日本索尼、松下替代。现在,竞争格局又将发生变化。 我常提醒自己要小心,经营者要洞察趋势,速掌新机,勇于变革,不然就会消失在竞争的洪流中。从台达自身来说,挑战就是商机。那时做自动化生产线时要买很多器件,都要向日本厂商购买,价格很贵。为了不受制于人,我们就自己发展一些器件,每年增加一个项目,几年之后,就自己全部做出来了,然后,就卖全套设备,也就需要提供匹配的服务。有一阵,在台湾没法找到充
4、足的工人,台达将工厂除了迁往大陆和东南亚,就开始布置自动化生产线。 产业的选择要根据现实环境不断进行调整。1971年,当时台湾本土电子业开始大发展,但电子配组件大都依赖日本进口,我们就生产电视零件。后来,台湾的工业迅速发展,能源的需求就不足,而电站的建设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家庭用品、工厂设备中的原有电源供应器效率很低,通常只有30%,普遍不高于50%,如果改成“开关电源”,效率能够提升到至少60%,于是,开始我们就进军开关电源。胶原蛋白排行榜10强www.jydbf123.comiem 再后来,开关电源要用风扇,我们
5、买不到太多好的风扇,就自己试做,成功后就自己来做。但是台湾市场容量小,会有很大的压力让你更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现在我们卖的大部分电子产品都是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 我们在开发新产品方面非常积极,与新产品开发相关的支出会占到整个集团销售额的6%左右,我个人相信,在满足一定投资回报率、能给股东一个交代的前提下,就必须要大力投资未来。假如你什么都不做,肯定没有前途,就会像其他的公司一样迅速没落。 谋道不谋食 台达不是代工,产品大都是自主研发的。创业初期我们的报价仅作为客户向原有供货商杀价的筹码。我们的竞争策略是谋道不谋食,就是要谋
6、求创新的附加值,而不是简单的和对手争抢同质产品的市场,并且我们也希望和内地企业在新能源产业上共同“谋道”。 随着市场调整,也不意味着你什么都能做。竞争环境逼迫企业要随时留心市场新的需求,但要评估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做,也不是你做得比人家好就可以,现在有很多企业做得比人家好,但照样亏本这就需要你不能自顾自的往前跑,要去吸收人家的经验教训,要想到这种状况可能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无论做产品还是进行管理,都不能太大意,不要以为人家产生的问题与自己无关。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聪明,你的产品一量产,市场上同类型产品就会出来很多。因此,你在做决策的时候
7、,就要多想一步,必须把太多竞争者加入的状况考虑进去。尽可能做独到的东西,这是台达电经营的一个原则。 早期,我们在做视讯产品时,台湾很多厂商纷纷进入面板产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我们也有一样的看法,一度很矛盾。我们是做电视产业起家的,面板产业要不要做,面板的投资那么大,大家都去做,要做需要具备极强的竞争力,你的财力够不够?如果财力拼不过,那就发展不起来。 我们庆幸还好当时没有去做,做了就麻烦了。我们选了另外一条路,专攻高级投影机,比如最大的可以做到40000流明,直接投射到建筑的立面,这项业务发展非常好。 再比如,我们是
8、台湾企业里前三家做光伏的公司,但台湾缺硅片原料,那个时候多晶硅价格疯狂暴涨,每公斤从几十美元暴涨至几百美元,卖方市场下,美国的多晶硅生产商要求我们签署十年长单。我当时就跟团队说,这样下去,光伏业务不仅不能给公司带来新的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