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

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

ID:40913756

大小:11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10

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_第1页
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_第2页
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_第3页
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_第4页
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桃源八中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导学案古代诗词形象鉴赏专题(教师版)主备人:陈光斌审定:高三语文备课组备教时间:2011.10【复习目标】1、弄清高考要求,阐释考点 2、探究命题特点与规律3、分步骤积累各点的相关知识,了解解题的技法  【知识链接】一、了解形象的含义   诗歌中的形象指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不仅包括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的自我形象,还包括诗人在诗中塑造的其他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又包括景象和物象。   这里要注意的是那些融入了作者主观意念的事物,蕴涵着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称为“意象”。

2、而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有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二、鉴赏指导   1、要学会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   3、掌握出题的角度。   如:人物形象的特点,形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   景物的特点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远、动静、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层次和作用

3、;     意象的含义和深层含义,意象组合而表现出来的意境三、友情提醒   1、鉴赏人物形象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注意分析形象的相关描写,分析形象所处的环境;鉴赏景物要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注意景物的特点和作用;注意意象的特定含义、隐性含义、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注意不同意象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了解一些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   人物形象类——   1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桃源八中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导学案问法: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思路和模式:(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

4、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景物形象类——    问法:这首诗开头几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景物间有什么样的层次)?或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    答题思路和模式:(1)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间体现什么样的层次(2)景物的特点(角度)如何(运用的手法如何),有什么深层用意(3)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意境类——   问法: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和模式:(1)描绘诗中展现的客

5、观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该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四、典型题例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05湖北)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

6、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①;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螀: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  【答案】(1)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2)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

7、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    1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桃源八中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导学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断、千结百转的愁绪。【合作探究】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辽宁)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

8、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1)“月黄昏”为两诗营造气氛、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黄昏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