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01056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0
《2019-2020年S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陈嘉庚办学》导学案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S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陈嘉庚办学》导学案学生版预习案1.自学生字,新词。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我认识的字有:4.我能提出的问题是:5.再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合作探究1.自读1,2自然段,说说陈嘉庚给你留下的印象。2.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3.陈嘉庚看到家乡的这种情况是怎么想的?这是属于对人物的什么描写?4.用横线画出描写陈嘉庚语言的句子,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5.当学校办起来时,陈嘉庚是怎么做的?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读课文第9自然段,说说陈嘉庚为家乡又做出了哪
2、些贡献?从中可以体会到他的什么精神?拓展延伸1.把自己学了这篇课文的感想写下来。2.我能给大家介绍其他名人的爱国故事。自我检测1.用横线画出下列词中加黑字的正确读音。欺侮(ruwu)积蓄(chuxu)聆听(linling)2.按要求写句子。(1)陈嘉庚把赚来的钱寄回家乡兴办学校。改为“被”字句:(2)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改为反问句:3.你能把带“然”字的词语补充完整吗?()然而止()然不屈()然而归()然若失()然而立()然拒绝()然无声附送:2019-2020年《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材理解 一、教材简说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
4、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编排本
5、篇课文的意图是,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要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
6、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比如,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有3个是形声字,
7、“蝴、蝶、铜”,就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这些字的字音、字形。“傣”读dǎi,不要读成tǎi;“昌”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āng;有些字的笔画较多,比如,“戴、舞”,要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笔顺,避免写错。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一个情字贯穿全文。教学中可以作者所抒发的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为线索,并将这条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初读课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学和民
8、族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较,能尽快地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并在理解课文的开始阶段,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抓民族小学的特点上来。然后,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课文的叙述顺序很清楚,是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这样的顺序写的。 细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教师可问: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这个问题可组织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