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91776
大小:30.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0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课例研修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例研修报告 一、课例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是推进《怎样做课例研修》校本培训工作需要 课例研修作为一种重要的行动研究方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教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学校教研水平的提升,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促进教学、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课例研修,对于我校的广大教师毕竟是一个新事物,怎样让他们从思想上接纳,心理上接受,理论上理解,方法上掌握,行为上跟进,活动上推广,成果上凝练……都需要进行培训、沟通、交流、学习、强化、改进。 2、是提高教研质量的需要 以往的教研活动,参与教师事先未做充分
2、的准备。听课前,教研组长把课题告诉学科教师,教师是带着内容去听课,对要研究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等都没有作充分的准备。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参与评课、讨论的过程是你讲,我听,讨论时,再说两句。教研活动是开展了,学科教师也参与了,但绝大多教师未能从活动中学到一些经验或学到的仅是一点点启发。使对问题的研究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说说而已,甚至完成工作任务即可,至于效果如何?取得什么经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通过研讨,没有解决任何实质的问题,大家仅是停留在就课论课,优点一、二、三,存在问题一、二、三。研讨会就变成了对上课教师的评价,仅评价课上得怎样,客套话较
3、多,评议时没有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没问题就是有问题”,教学研讨仅是在面上的讨论交流,未能通过教研,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参与活动的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对指导课堂教学无实质性意义。因此,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是低效的,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不利于指导课堂教学。不作深究。因此,教研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课例研究,需要做到“七定”,即定人员、定专题、定方案、定任务、定要求、定时间、定机制。即:定人员。事先确定参与人员并规定相应的任务,明确分工。既分工,又合作。通过主要人员的研究,影响和带动教师的参与,提高教研的有效性。主要人员边研究边总结经验
4、,并整理出文字资料,然后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于课堂教学。定专题。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课例为载体,进行小专题、小范围的专项研究。每次活动时,事先应提出明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活动,最后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定专题后,使教研的目的更加明确,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定方案。通过制定详细的教研方案,明确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及资料的整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当进行调整。制定方案后,关键的是落实,应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组织抓好落实。定任务。定学习任务和教研的任务。活动前要明确任务,提前准备。
5、教研组长要求每位参与教师都要充分准备,事先搜集相关资料,理论先行。讨论时,结合理论及实际进行发言,避免发言的随意性。由于人都由一定的惰性,没有任务的指使,光靠自觉,没有几个教师愿意去做。通过布置任务,促使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积极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或教育教学论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定要求。教研时,要求每位上课的教师写出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参加听课的教师,写出评课稿。对每一个问题,每位教师都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研讨会上进行发言。每月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评课稿、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等一至两篇,把教师撰写教学反思、评课稿、教学后
6、记、教学论文等把作为一项教学工作任务来完成。定时间。研究必须有时间保障,要规定个人学习及集体研讨的时间。定机制。要制定长效的教研机制,不能因学校其它工作而影响学校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要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要建立鼓励的机制,要表彰积极参与的教师及先进的教师。同时,要为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为教师创造培训学习的机会。 3、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执行新课标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
7、数学的愿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4、是改变当前数学教学现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但遗憾的是,当前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行为现状”与“理念境界”的差距颇大。如数学教材中充斥着大量的“购物”与“乘车乘船”的情境,远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如
8、有的教师教学情境的设置过于华丽,“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课堂缺少数学思维含量;如有的教师情境的设置过于牵强,为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汁,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