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77462
大小:20.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9
《第五讲3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ppt.Convertor》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讲之三杜甫与中晚唐诗人1中晚唐文学的主要特征浪漫主义精神衰退,现实主义则进一步获得发展与成熟。由青春期进入中年。由理想层面进入现实层面。从追求兴象圆融转而追求深刻、准确、精致。2李白眼中的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见孟棨《本事诗》3杜甫的生平(一)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人,后因其曾祖迁居巩县,遂为巩人。20岁以前,用功读书,打下了良好的学问基础。弱冠之年,南游吴越24岁,赴洛阳考试不第,东游齐赵。4杜甫的生平(二)33岁,与李白、高适相识,往
2、还唱和,同游梁、宋。34岁起,长安十年——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杜甫将目光投向了现实,诗风发生了转变。安史之乱,味尽人间悲苦。48岁,入川,开始过一种充满慰藉与宁静的生活,然而中间亦不乏颠沛流离。5杜甫的生平(三)54岁,严武卒,成都再难久居,杜甫再度面临流浪飘零。开始出川的旅程——其间,夔州两年,是杜甫诗歌创作最为重要的一段时期。57岁,思往湖南,乘舟出峡。59岁,病逝途中。据新旧唐书记载,杜甫因受水阻,十日不得食,后郴州县令具舟相迎,大啖牛肉白酒,一夕暴卒。6小结杜甫的一生,经
3、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而这一时期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候——前有安史之乱,后亦有吐蕃入侵带来的混乱。整个社会长年挣扎在战争与饥饿当中。就个人而言,杜甫同样过得水深火热。这样一个时代,造就了杜甫。而杜甫则以他的诗歌,从最广泛最深刻的角度,反映和刻画着这样一个时代。7“诗史”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一方面,是由于杜诗有历史的认识价值,可以用以证史,可以弥补历史记录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杜诗提供了比史实更为广阔,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大量采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善于抓住细节,同时在叙述中融入深厚
4、强烈的抒情,不时展开议论。8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在这几年中,我们的诗人,始终与祸乱相终始,国破家亡,流离转徙,屠戮人民,摧毁房屋,衰败荒凉,满眼都是白骨。一切的痛苦经验,他尝过,一切的残酷现象,他看到。”9方东树《昭昧詹言》(一)秋兴者,因秋而发兴也。谓之兴者,言在于此,意寄于彼,随指一处一事为言,又在此处而思他处也。而皆以己为纬,以秋为主,以哀伤为骨。10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1(
5、二)评其一起句秋,次句地,亦兼秋。三四景,五六情,情景交融,兴会标举。12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13其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汎汎,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尽轻肥。14(三)评其三结句出场,兴会陡入,如有神助。15其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帝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
6、故国平居有所思。16其五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17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朱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18(四)评其六末句兜回,收全篇,无限低回,所谓弦外之音。19其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飘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20(五)评其七沉著悲壮,
7、色色俱绝。21其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22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3杜甫的律诗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以律诗写时事;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以律诗写组诗;炼字炼句达到炉火纯青——炼神对于格律的操控达到化境——全合格律不见格律之束缚,对仗精工又似信手拈来不见对仗痕迹。纵横恣肆,极尽变化。24杜
8、诗的风格沉郁顿挫——一方面,这说的是杜诗的情感。杜诗中的情感是无比深沉的。对于国家命运、对于百姓疾苦、对于个人遭际,诗人都总是充满忧思慨叹。但那些郁勃不平的情感,并非喷泻而出。诗人总是在强力抑制,表达得十分低回,充满起伏。另一方面,这也是就杜诗表现手法而言。杜甫力求突破,推陈出新,手法往往异于通常的欣赏习惯。“拗”同样也构建了顿挫感。25杜甫的地位承前启后的大诗人自觉地师法前代诗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新诗改罢自长吟,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