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章节

第二十七章 章节

ID:40877277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9

第二十七章 章节_第1页
第二十七章 章节_第2页
第二十七章 章节_第3页
第二十七章 章节_第4页
第二十七章 章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七章 章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十七章5060年代散文创作狭义的散文,指的是所谓“抒情性散文”,其特征,相近于“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所提出的“美文”,后来也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广义的散文,除此之外,还包括“叙事性”的、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报告文学”与“特写”),也包括以议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即“杂文”、“杂感”等。另外,在有的时候,文学性的回忆录、人物传记等,也会被列入散文的范围之内。散文创作情况:•从时间上划分,从建国后到1956年间,是散文创作的第一个时期,通讯报告和人物传记和革命回忆录得到了空前发展。•从1957-1966年抒情散文异常活跃,杂文由建国初的冷寂境地转而复苏。一、1949-1956

2、:•(一)通讯报告空前发展,成为创作的主要实绩1.反映抗美援朝战争:表现朝鲜战争的英雄行动。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杨朔《鸭绿江南北》魏巍(1920-2008)创作•50年代出版的散文、特写集有《谁是最可爱的人》、《春天漫笔》等。•另有长篇小说《东方》、《地球的红飘带》出版于80年代。(二)魏巍(1920-)创作•两次到朝鲜前线,先后发表了《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挤垮它》等作品,它们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名结集出版。•《谁是最可爱的人》和1958年写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当时广为流传;魏巍通

3、讯报告散文化倾向n1.他善于把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散文的叙写手法巧妙地糅合起来,强化了抒情色彩。魏巍通讯报告散文化倾向n2.在善于运用一些典型细节描写,着力开掘英雄战士纯美高尚的心灵。魏巍通讯报告散文化倾向n3.作者采取直抒的方式,即以“我”直接进入作品,对所写的人和事发表议论,抒发情感。又或采用对话体,与读者进行直接交流。2.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是对“新时代”的歌颂,对当时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描述。(二)本时期的革命回忆录和人物传记有着鲜明的特色革命回忆录•大型革命回忆录丛书《星火燎原》和《红旗飘飘》是代表作品。•罗广斌、杨益言《在烈火中永生》传记文学•在传记文学领域中产生过广泛影

4、响的还有高玉宝的《高玉宝》和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为英雄作传是人物传记的主流,黄钢的《革命母亲夏娘娘》生动地展现了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还有柯蓝的《不死的王孝和》、韩希梁的《黄继光》,丁洪等创作的《真正的战士——董存瑞》;二、1957-1966(一)抒情散文异常活跃(二)报告文学成为一支劲旅(三)杂文的复苏(一)抒情散文异常活跃•创作队伍构成:•一支来自解放区:如刘白羽、华山、黄钢、杨朔、碧野;创作队伍构成:•一支来自国统区:如冰心、巴金、茅盾、叶圣陶、老舍,他们的作品常常于朴素、恬淡之中蕴涵着优美和隽永,形成了“地道”的中国派抒情散文“。创作队伍构成:•

5、另一支是茁壮成长的年轻新秀:如李若冰、杨石、林遐等。1.1956-1957审美艺术的短暂复苏n在1956年和次年的一段时间,散文出现了最初的¡°复兴¡±现象。n(1)批判意识的萌芽n姚雪垠《惠泉吃茶记》、丰子恺《庐山面目》、黄裳《闲》、郁风《我的故乡·浩伯伯--三十年的医生》、艾青《画鸟的猎人》、《偶像的话》、巴人《况钟的笔》、夏衍《“废名论”存疑》、徐懋庸《小品文的危机》、萧乾《“上”人回家》1.1956-1957审美艺术的短暂复苏n(2)山水意识的恢复n碧野《天山景物记》、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秦牧《社稷坛抒情》、菡子《黄山小记》1.1956-1957审美艺术的短暂复苏n(

6、3)自我生命体验的表露n万全《搪瓷茶缸》、吉胡洪霞《吉鸿昌就义前后》、老舍《养花》(建国后写得最轻松最有个性的散文)、丰子恺《敬礼》魏巍的《我的老师》(最纯正的散文)杨朔的《香山红叶》(由杂文转向散文创作的重要起点)n这些作品,表现了作家回到个人性情、体验上来的努力,并探索着个性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2.另一次“复兴”散文的要求,发生在60年代初期。n中心点是改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题材、风格上提倡有限度的多样化。n1961年1月起,《人民日报》在第8版开辟了“笔谈散文”的专栏,1961年被有的人称为“散文年”。(1)形成“专业”作家群n杨朔、刘白羽、袁鹰、魏钢焰、秦牧、碧野、菡子、柯

7、蓝、郭风、何为、陈残云、林遐、杨石;n老作家巴金、冰心、吴伯箫、曹靖华;n学者吴晗、邓拓、翦伯赞。(2)报刊发表散文《人民文学》n魏钢焰的《船夫曲》;n刘白羽的《长江三日》;n杨朔的《茶花赋》;n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n秦牧的《年宵花市》;n冰心的《樱花赞》;n丰子恺的《上天都》;(2)报刊发表散文《人民日报》n曹靖华的《花》、《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好似春燕第一枝》;n刘白羽的《红玛瑙》;n杨朔的《荔枝蜜》;n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n巴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