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古诗二首—出塞》(语文A版)

【教学设计】《古诗二首—出塞》(语文A版)

ID:40863484

大小:120.8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9

【教学设计】《古诗二首—出塞》(语文A版)_第1页
【教学设计】《古诗二首—出塞》(语文A版)_第2页
【教学设计】《古诗二首—出塞》(语文A版)_第3页
【教学设计】《古诗二首—出塞》(语文A版)_第4页
【教学设计】《古诗二首—出塞》(语文A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古诗二首—出塞》(语文A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诗二首—出塞》◆教材分析育华中学付娆老师《出塞》与多数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反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目标】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品读品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品读品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

3、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2、资料库:王昌龄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

4、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2.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昌龄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出塞》。3.板书:出塞4.齐读课题。二、读诗歌,解诗题1.听录音,圈出本课生字词。2.师范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3.学生动情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展古诗朗诵“夺星”活动。4.提到边塞,你想到了什么?(大漠、烽烟、黄沙、荒草……)可见边塞自然环境恶劣,怪不得王维写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昌龄写过“出塞

5、入塞寒,处处黄芦草”这样的诗句。5.出示资料: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三、抓字眼,明诗意1.词句释意。出塞: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但使:只要。龙城飞将:指李广。胡马:指敌方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不教:不叫,不让。度:越过2.诗句释意。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

6、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四、多诵读,悟诗情(一)学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出塞》是怎样描写边塞生活的?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中“人”指的是――?(戍边的征人)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边塞远,离家时间长)从哪个词体会到的?条件艰苦,战争残酷,离家的征人只有什么相伴?让我们从上一句诗中找答案。(明月,边关)2、那“秦时明月汉时关”你怎样理解呢?为了理解这句诗,让我们先看一段资料: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

7、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在此常常入侵中原。看来诗人想告诉我们的是: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一批又一批的征人依旧是万里长征久未还。3、假如你是征人,仰望明月心中会想些什么?是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征人们这一切一切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生答)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4、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之下的他们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同来看一看:①征人

8、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脸,相互搀扶着,地来到村口,站在一棵老树下,遥望,忍不住喊一声;②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替别人洗完一筐又一筐的衣服,遥望着,忍不住别过脸去,偷偷擦拭去眼泪;③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看见别人的爸爸百般爱护自己的孩子,忍不住流下了泪水,稚嫩的心灵在呐喊;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5、征人们回家有望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