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ID:40833198

大小:16.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8

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_第1页
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_第2页
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_第3页
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_第4页
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玲珑屿花园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3月25日屋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一、现场调查经过在施工现场调查,屋面局部混凝土出现贯穿性裂缝,并出现了多处渗漏点。项目部立刻组织技术人员针对屋面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研究。二、裂缝产生原因1.材料方面因楼层过高,混凝土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2.施工质量方面1)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终凝前的两次压

2、抹非常必要,若缺少混凝土终凝前的两次抹平压实工序,造成混凝土表面松散不实,凝固不牢,干燥脱水易形成龟裂的薄弱环节。2)混凝土养护不足,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混凝土中水泥固结缺水而不能充分水化,因而大大降低混凝土强度,造成混凝土整体质量下降。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进行养护。3)屋面女儿墙插筋部位渗漏,主要原因是因为局部墙体插筋直接插入板底及梁底,钢筋底部缺少保护层,模板拆除后,局部出现露筋现象。又因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混凝土与钢筋粘结不实,形成从上到下笔直的贯穿点。4)现浇混凝土楼面钢筋网得不到合理保护,

3、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受抗拉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治混凝土收缩及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实际施工中,只要按要求合理地布置垫块,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混凝土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其保护层厚度比较容易控制。但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其原因: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施工中受到人员踩踏后容易变形弯曲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上层钢筋网的钢筋支撑马凳设

4、置间距过大或漏放,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钢筋配筋拐脚支撑)。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到扰动而偏离原位等等现象,极易导致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楼板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小,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5)预埋线管处裂缝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中处容易导致裂缝。当预埋线管直径较大,开间宽度较大,且线管的敷设走向重合时,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三、裂缝防治为避免后期工程出现类似情况,根据施工实践,采取以下措施可以较好地克服以上所提到的问题: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

5、过量的粉砂,振捣要密实,并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洒水养护;2、纵横向的垫块应限制在1平方米中放2块,即垫块间距以不超过0.7m为宜。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负筋质量的管理。加密支撑马凳的间距、确保板而负筋的保护层厚度,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筋)必须设置钢筋马凳,其纵横向间跨不应大于0.7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

6、2只),特别是对于C08类细小钢筋,马凳的间距应控制在0.6m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3、尽可能台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应及时穿捅,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4、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简易通道(或铺设跳板),在脚乎架上满铺脚乎板,以供施工人员通行。5、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过程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

7、跨度房间外)应重点检查和修复。6、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中处须加强,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C06^C08,间距不大于100mm.三、裂缝处理1、现浇板部位裂缝处理找准裂缝位置(见附图),将存在裂缝的现浇板整体涂刷JS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S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是由有机液料和无机粉料复合而成的双组分防水涂料。具有有机材料弹性好与无机材料耐久性好之双重优点。涂覆后可形成坚韧、粘结力很强的弹性防水膜,与基层构成一个刚柔结合完整的防水体系,以适应结构的种种变形,达到长期防水抗渗的作用。施工前应确保防水材料符合规

8、定的质量要求,防水主材运到施工现场后,应提供相关的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等资料;并会同监理对进场材料取样送检、合格后使用。防水基层表面应平整牢固、清洁千燥,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空鼓现象。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圆弧半径为R=50mm,对基层上的浮灰、建渣、杂物和积水进行清理清除,满足施工条件。JS防水涂料施工间隔3一4小时(前一层涂膜必须完全千透才可进行下一层的涂刷),为了更好的达到防水效果,两遍防水层之间的涂刷方向应相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