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过关考试说明

初中数学教材过关考试说明

ID:40799901

大小:35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07

初中数学教材过关考试说明_第1页
初中数学教材过关考试说明_第2页
初中数学教材过关考试说明_第3页
初中数学教材过关考试说明_第4页
初中数学教材过关考试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材过关考试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县中小学教师新教材教法考试初中数学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2.人教版数学七--九年级教材教法。3.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七--九年级教材的学科知识。二、考试形式:闭卷笔答(开卷按县教委文件相关规定要求)三、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00分。四、试卷结构:1.内容结构:(1)学科知识占60%:考查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与中考难度相当。(2)教材教法占30%:考查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处理教材、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3)课程标准占10%:考查初中数学教师学习和理解《课标》的程度。2.题型结构:(1)试题总量:全卷共三大题27小题。(2)题型及分值分布

2、: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小题计20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小题计20分;解答题(6个),第1、2题每题6分,第3小题8分,后3题每题10分,共50分;教学设计简案或教学案例分析,共1小题,计10分。3.难度系数:0.75五、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课程标准部分1.正确认识数学课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了解三大学段的具体划分。掌握第三学段目标的具体内容。3.理解课程的总体目标。194.掌握本学段四大知识领域及其主要内容。5.了解数学学习形式及其内容的选择和呈现形式。6.了解数学教学评价方式及其作用。7.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

3、与新课程教学间的关系。8.正确理解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师生地位及相互关系。(二)学科专业知识(Ⅰ)数与代数1.数与式。(1)有理数。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⑥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2)实数。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

4、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⑤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⑥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19(3)代数式。①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③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④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

5、算。(4)整式与分式。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②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③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④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⑤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较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2.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与方程组。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②经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

6、程解的过程。③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三个)。④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能运用一元二次方和根的判别式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⑤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9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②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③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7、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3.函数。(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2)函数①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②能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③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④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⑤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⑥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3)一次函数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