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99650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7
《名门才女俞明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门才女俞明诗(续)应博友的要求,将这篇文章再写详细一点,因此有了这个续篇。俞明诗,字麟洲,清同治四年生(1865—1923)。她的父亲叫俞文葆(1932?—1898?),是浙江绍兴斗门镇历史上的望族,过去这个家族的人官不是做得很大,真正的崛起是从俞文葆这一代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了。俞文葆为咸丰辛亥年(1851)的恩科举人。历任湖南省兴宁县(今资兴县)、东安县(今衡阳市属)知县,后任知府,他们也属于宦游一族,在那里做官就在那里安家。中举人以后,长期在湖南做官,因此在善化(今长沙市)安家。娶妻梁氏,(1840?—1899?)育有三子一女,都在长沙出生成长。长子俞明震,字恪士,清
2、咸丰十年生(1860~1918);次子俞明观,又名明鼎,字用宾,清同治元年生(1862—1897);三子俞明颐,字寿丞,一作寿臣,清同治七年生(1868—1938);女即俞明诗。 俞文葆大概在1882年左右因经常生病而废职。在长沙赋闲养病,其间俞明诗和她母亲梁夫人两人朝夕侍奉病人汤药,三个兄弟尚还弱小,每谈到父病,几兄妹徘徊无主,常常相对饮泣,实在令人同情和怜惜。俞明诗有个堂姐叫俞镜秋(1858-1899),嫁给江西萍乡人李有棻(1841-1907),字芗垣,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1877年分发湖南候补知府,1882年任沅州知府,也在长沙安了家,两家常有走动,相互照顾。李有棻有
3、个故人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修水人,乃晚清著名维新派后任湖南巡抚陈宝箴(1831-1900)之子。陈宝箴与俞文葆同为咸丰辛亥年(1851)的恩科举人。1869起就在湖南做官,1875年署理湖南辰永源靖道事,治凤凰厅(今湘西凤凰县),1880年(光绪六年),改官河南省之河北道。在长沙城、凤凰县都安过家,因此陈宝箴与俞文葆其实早就认识。当时陈三立一直陪侍在其父任所。1882年陈三立取道长沙回江西参加乡试,李有棻作为湖南的一个现任知府,理所当然地在长沙接待了陈三立这位官场上的故人。陈三立的原配罗氏(1855-1880),是四川雅州府知府罗亨奎的女,原籍江西武宁
4、,大家闺秀,能诗有才,1873年方19岁随父在重庆酉阳知县任上赘婿陈三立,花烛夜答陈三立诗有“深宵瞥见无多语,各自低头看烛花”之句,亦隽永。1876随父陈宝箴官湖南湘西凤凰县署中,生陈衡恪。今凤凰县城有陈衡恪纪念馆。1880年一家人随陈宝箴到河南去做官,途经安徽颖上溜牍湾,中道病卒,年二十六。葬湖南省平江县。《罗孺人墓志铭》是湖南省双峰县人杜俞(1854—1916)字元穆,撰写的。陈三立有《再哭罗孺人绝句十六首》(其四、五、六、七、八):四、苦忆千春斗酒卮,洞房香暖笑花枝。珠帘银烛浑如梦,惆怅深宵却扇词。(癸酉春,余迎亲酉阳州。定情之夕,卿答余诗有“深宵瞥见无多语,各自低头看烛花”之
5、句。)五、小雨蛮江放别船,垂杨到处碧于烟。夜深携手殷勤说,世世生生似月圆。六、宜家窈窕共相怜,香茗才华敢自贤。最是小姑同不寐,满窗风雨剖衡莲。(衡山之莲名衡莲,为湖湘之冠。)七、洞口桃源着病身,淡妆温雅出天真。有时索笑低头语,夫婿秦嘉是可人。(湘中所居室曰小桃源。)八、卿还怜我我怜卿,美满恩情过一生。绣罢帘钩鹦鹉睡,半弯凉月诵诗声。伊人亦是才女,看来陈三立先生对亡妻还是很有感情的。古时候礼教,父母死了有三年丧期,妻子死了有一年丧期,居丧期间是很多事情都有禁忌的,例如,赶考、做官、婚嫁、娱乐、华服、会客一律停止,只能在家居丧。[陈三立妻死居丧一年,现在已两年,早免过了。李有棻非常同情陈
6、三立青年丧妻,向陈三立传达他妻子俞镜秋的话:“公子诚续图娶者,无如吾妹贤。”陈、俞既是世家;父辈又都是官场中的同僚;二人亦是才子配佳人;且有堂堂知府作大媒;禀告双方父母斟酌,也是急于促成女嫁男婚,早完秦晋。于是纳彩订婚,有了一个由李太守当大媒的婚约。当陈三立从江西乡试返回长沙,已是秋闱摘桂,中了举人,自然是锦上添花。1982年秋末就在长沙办了喜酒,陈三立的父母因路途遥远不能来参加婚礼,陈三立便入赘俞家,在长沙住了下来,一则可以照顾久病的岳父俞文葆,二则能专心攻读准备参加会试。俞家赘入的这位姑爷,可以说是高梧引凤。此人真不是一般的人,乃是人中之杰,誉满三湘的饱学之士,与谭延闿、谭嗣同并
7、称“湖湘三公子。他的学识、治学、教养给俞家三兄弟乃至俞明诗的人品、学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就是这个道理。1886年陈三立会试中式;1888年俞明震乡试中举人;1889年陈三立参加殿试,中三甲四十五名进士,授吏部主事;1890年俞明震参加庚寅恩科会试,中进士三甲六十二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连续两年,丈夫和哥哥都中了进士,授予官职。这样的喜事,这样的恩荣,这样的高贵,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的荣耀,在中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