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的秋-教案

古都的秋-教案

ID:40797930

大小:22.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古都的秋-教案_第1页
古都的秋-教案_第2页
古都的秋-教案_第3页
古都的秋-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都的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都的秋》教案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古都的秋》(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古都的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课型:讲授新课。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节课主要讲授第一课时。教学环境:传统课堂。教学目标

2、: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点及难点要求,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语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

3、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二、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

4、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2.解析文题及背景。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

5、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三、字音字形潭柘寺(zhì) 椽子(chuán) 驯鸽(xùn) 啼唱(tí) 瓜熟蒂落(dì) 姻缘(yuán)房檩(lǐn)  潜意识(qián) 

6、颓废(tuí) 情趣(qù) 不能自已(yǐ)四、整体感知(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五、味秋1、文章开头是怎样说秋天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明确:

7、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在文章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国秋天的喜爱?明确: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1、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有什么不同?北国:清、静、悲凉江南: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2、江南的秋天在哪些方面不如北国?明确: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8、。3、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来比喻北国与江南的秋天?明确: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4、作者的回忆中,北国有哪些欣赏秋天的地方?江南有哪些欣赏秋天的地方?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六、品秋1、课文中写了哪五幅秋景图?(3-11节)明确: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②槐树的落蕊③秋蝉的残声④秋雨话秋凉⑤秋树的奇景2、分析“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