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初阶

古文字学初阶

ID:40797803

大小:41.7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07

古文字学初阶_第1页
古文字学初阶_第2页
古文字学初阶_第3页
古文字学初阶_第4页
古文字学初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文字学初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文字學初階李學勤一、什麽是古文字學中國是一個歷史久遠的文明國家,文字的發展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研究古文字學規律,釋讀古文字,借以揭示古代歷史文化奧秘的學問,就稱為古文字學。古文字學是一門有實用意義的學科。在現代我國的考古學迅速發展,通過發掘不斷發現大量重要的古文字材料,這便要求運用古文字學的知識進行釋讀研究。同時,爲了更好地開展文物考古工作,也需要普及古文字學的基礎知識。中國的古文字并沒有“死”,它一直綿延流傳下來,演變成現今通行的漢字。從古文字到今天的漢字是一脈相承的,古文字學研究範圍的上限應該上溯到文字的萌芽,一般以秦代統一文字作為下限,就是秦統一以前的文字,即先秦文字。不

2、過,在最近一些年,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好多秦代到漢初的文字材料,發現其文字在一定程度上海保留著先秦文字的一些特點,適合把古文字學的範圍放寬,把漢武帝以前的文字包括在內。秦統一文字是中國文字演變史上的一次大轉折,不可能在秦短促的十幾年中完成,而是通過漢武帝以前的幾十年期間逐步走向定型的。經過此轉折,漢代的文字和先秦文字差異相當大,以致那時的學者已難辨認先秦文字。這時就出現一些人對古文字作專門的研究,如孔安國、張敞、揚雄、許慎等。漢晉以下,不少學者對當時發現的青銅器、竹簡等有所研究,他們的成功是古文字學的濫觴。兩宋時期,金石之學大盛。開始出現著錄青銅器及其銘文的專書,如北宋末年呂大臨的《考

3、古圖》,有器物圖形、銘文、詳細發現地、尺寸、重量,附有考釋,體例美善,為後人所取法。趙明誠所著《金石錄》至今仍有參考價值。錢幣、璽印的著錄和研究也是在宋代發端的。元明兩代受理學壓制,暫時衰頹,沒有多少有價值的作品。到清代漢學振興時又扭轉過來。自乾嘉以下,名家輩出,一開頭仍繼續宋人風尚,以青銅器研究為主。羅振玉、王國維首先用近代的方法整理研究古文字。尤其是王國維的著作影響極大,為學術界所尊崇。但是他們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他們不能以考古學的材料作為研究的基礎,通過科學發掘獲得的古文字材料有限。第二,過去學者沒有正確的理論作為研究的指導。郭沫若開始研究卜辭、金文,為“用科學的歷史

4、觀點研究和解釋歷史”開闢了新路。今天的古文字學和以往的金石學是不相同的。主張繼承金石學的優良成果,也必須看到當代水平的古文字學已經是具有新的面貌的現代科學。它與考古學、古代史、語言學、文獻學都有密切聯繫,是一門成熟的,有自己的範圍和方法的獨立學科。古文字學與考古學的聯繫是最明顯的,所有古文字材料,都是從地下發掘獲得的,同時也都是考古材料。對於上面有文字的古器物,同樣適用考古學的方法去整理和研究。在判斷古文字材料的性質和年代等問題上,考古學的層位學、類型學等方法是很有力的手段。古人研究古文字,已經注意到了器物的出土地點,現在我們更有必要將古文字材料與所出自的遺址或墓葬結合在一起來考察

5、,充分考慮伴出器物等方面。對一件有文字的器物,不僅要釋讀文字,還要就器物本身作出研究。只有這樣,對古文字內容的理解才能深入和全面。文字材料常能說明許多遺址或墓葬的關鍵性問題。從一定意義來說,古文字學是考古學的一部份,兩者的關係是彼此不可分割的。古文字學對古代史的研究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有一種觀點認為古文字學的研究只有利用古代社會經濟制度等方面的探索,對思想文化方面沒有很大作用,這個看法是不穩妥的。多年以前已有學者探討甲骨、金文中反映的意識形態。近些年所發現戰國至漢初的大批簡冊、帛書,更為古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開拓了前所未有的眼界。其中包括了很多久已佚失的古籍,如道家黃老學派的著作,陰陽

6、五行家的作品,過去都是沒有機會看到的。古文字學與語言學的聯繫,也是顯而易見的。近年來語言學的發展,語言學的一些普遍原理,特別是關於古代語言文字研究的成果,都可移用于古文字學。古文獻和考古文物,是兩個不相同的範疇。我國傳世的古代文獻典籍數量很多,歷代學者所作註釋箋疏更是汗牛充棟。文獻學的豐富積累,是研究新發現古文字材料的憑藉。文獻可以證古文字,古文字也可以證文獻,可以以甲骨、金文去證經籍。作者認為,以古文字與同時期的文獻彼此補充印證,能收左右逢源之效,對古文字學和文獻的發展都極有裨益。正因為古文字學與幾種學科有密切聯繫,所以學古文字學的人必須有廣博的知識基礎和訓練,才能應付裕如。這種

7、情形,也表現出古文字學已經是一門成熟的學科。說古文字學是成熟的學科,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古文字學本身業已具有幾個可以獨立的分支。大體說來,古文字學有四個分支,每一分支都可稱為專門之學,且每個分支是各以古文字發展的一定階段為基礎的。夏代以及更早時期的文字,目前仍然是有待探討的課題,可稱之為中國文字起源問題。由於可探究的材料較少,尚未成為一種分支學科,有待于未來的考古發現。商代的文字材料較多,有青銅器、陶器和一些玉石器上的文字,但最主要的是占卜用的甲骨上面的卜辭,即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