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楹联简史

中国楹联简史

ID:40771776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中国楹联简史_第1页
中国楹联简史_第2页
中国楹联简史_第3页
中国楹联简史_第4页
中国楹联简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楹联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楹联简史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

2、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

3、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欣赏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为我国第一幅对联。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旭写于公元九六三年)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墙

4、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搅碎月影蠢柳枝穿破苔痕恶笋芽歪诗抛满天山北蹇驴行遍大江南短衣射虎真堪乐长竿钓鳖最忘忧仙子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门前学种抚生柳路旁时卖故侯瓜轻薄今世千夫指粪土当年万户侯鹦鹉前头休多语小人身边须慎行炭墨火红灰似雪谷黄米白饭如霜  二舰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胜似箫和(嵌入鲁肃、樊哙、狄青、萧和四人)书生惊驭无鞍马将军羞吟多情诗无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柳外雕鞍游子醉花边纨扇丽人行犬卧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塞鸿飞急觉犹尽蹇驴步缓怨路长家事每同国事办小臣更比大臣劳握蛇骑虎安乐业舞文弄墨殃祸根移椅倚楼同观月点灯登阁各攻书 对

5、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来说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   下面推荐几则名联佳对供大家玩赏: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    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行 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清石出鱼可数━━人去山空鹤不归    枫叶荻花秋瑟瑟━━闲云潭影日悠悠 野烟

6、千叠石在水━━渔唱一声人过桥    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 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雨不崇朝遍天下━━花随流水到人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秋色横眉,桂树丛中招隐士━━湖光照面,荷花香里坐诗人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应━━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铜雀锁春风,可怜歌舞楼台,千古不传奸相冢━━杜鹃啼落月,也为英雄夫婿,三更犹吊美人魂人言为信,我始欲愁,仔细思量,风吹皱一池春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   若平时多留意多看多想优秀的对联,时间一长能有较高古文字概括力与驾

7、御力,就可作联时文情并茂,神形兼备,达到思想和艺术之美。愿和爱好诗词对联的朋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好问者不迷路     龙主笔,龚主笔,龙龚共主笔;              马宾王,骆宾王,马骆各宾王。    龙龚二主笔,均未详。马宾王,即马周,唐初人,太宗时曾任监察御史。骆宾王,亦唐初人,“唐初四杰”之一,其诗多悲愤之词,曾作《讨武瞾檄》。联语的手法主要为析字,亦有重言和嵌名等。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