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L串联电路

RCL串联电路

ID:40753924

大小:316.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7

RCL串联电路_第1页
RCL串联电路_第2页
RCL串联电路_第3页
RCL串联电路_第4页
RCL串联电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RCL串联电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十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RC. RL或者RLC电路的暂态过程即指电路由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图的变化过程。一般说,由于变化过程持续时间很短,所以称作为"暂态过程"。暂态过程的物理原理就是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等基础在脉冲技术等方便有较广泛的应用。 串联电路与直流电源相接,当电源接通或断开的瞬间将形成电路充电或放电的暂态变化过程,变化快慢是由电路中各元件的量值和特性决定的,描述暂态变化快慢的特性参数是放电电路的时间常数或半衰期。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RC和RL电路的暂态过程的学习,加深对电

2、容和电感特性的认识。 2. 考察与研究RCL〔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的三种状态。 3. 学巧实验方波信号与双综示波器,显示暂态信号 4. 学习实验数字式示波器,了解示波器的存储、输出功能。 二.实验原理 1.RC电路的暂态过程 (1) 充电过程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开关k拨到1后,接通电源,电流便通过电阻,对电容器C进行充电,电容器上的电荷逐渐积累,电容两端的电压随着增加,同时电阻两端的电Ur=E-Uc,.随之减小。 电路中,电流在开关K拨到1的瞬间,电容器上没有电荷的积累,电源电压全部降到电阻R上

3、,此时,电流Io=ER为最大。随着电容器上电荷的积累,Uc增大,充电电流i=E-UcR也随之减小,同时向电容提供的电量q减小,电容两端的电压Uc增加的速度变慢,即电容的充电速度越来越慢,直至Uc=0时,充电过程终止,电路达到稳定状态。这个暂态变化的具体数学描述为q=CUc 充电过程:(2)放电过程 图1所示电路充电过程结束后,开关K由1拨向2,电容器C已带有电荷.开关K拨向2的瞬时Uc=E.电流最大Io=ER,随后,电容上的电荷通过R开始放电,Uc减小,放电电流i也随之减小,这就使得Uc减小的速

4、度放慢。放电过程的数学描述为Uc+Ir=01.RL电路的暂态过程电流由0由增长到一定过程后,才达到稳定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指数变化的过程。当电流达到稳定后,将1拨向2,电杆上的电流仍不能突变,电路中仍然存在电流,不过电流在逐渐减小。2.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1)放电过程①R^2<4L/CUc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6中的曲线I所示,及阻尼振动状态,此时振动的振幅呈指数衰减.②R^2=4L/C对应临界阻尼状态,曲线如图II③R^2>4L/C对应于过阻尼状态,对应曲线III(2)充电过程。开关先在

5、位置2,待电容放电结束,再把K拨到1,电源E对电容充电,可见,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十分类似,只是最后趋向的平衡位置不同。 用示波器显示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可以用方波代替时通时断的直流电源,这时电源电压在半个周期中为0, 在半个周期限中为E。因此,在一个方波周期内,可以从示波器屏幕上观察到两个衰减振荡波形。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方波信号发生器,数字式存储示波器,电阻箱,电容箱,电感等。四.实验步骤:1.RC电路的暂态过程研究2.RL电路的暂态过程研究3.RCL电路的暂态过程研究实验通过观察Q~

6、t关系曲线,研究RLC串联电路三种暂态过程状态:即欠阻 屈状态、临界阻尼状态、过阻尼状态。由于Uc(T)=Q(T)/C, 所以Q(T)的波形完 全相似,于是在示波器上就能观察到在不同R下的0K)随时间变化的三种状态。将这三种状态描绘在毫米方格纸同一坐标内,图上标明时间坐标和电压幅值。并通过示波器或图纸上曲线求振荡周期T, (1) 参考图9接线,方波信号自己连接。理论设计电感、电容与方波发生器的频率f, 并调节电阻箱R使产生如图10右所示RLC串联电路欠阻尼振荡状态、过阻尼状态,临界阻尼状态(2)

7、 计算临界阻尼状态时回路总电阻的实验值(包括电阻R、电感的损耗电阻RL和方波发生器的内阻r),与理论值比较(3)测量欠阻尼振荡周期T, 将测量值T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RC电路的暂态过程研究:C=0.05μf,f=1kHZ,R=1KΩR=10KΩR=90KΩ换位后:R=1KΩR=10KΩ以上曲线和理论分析基本相符2.RL电路的暂态过程研究:C=0.05μf,f=1kHZR=2KΩR=60KΩ换位后:R=2kΩR=60KΩ以上曲线和理论分析基本相符。3.RCL电路的暂态过程

8、研究C=0.04μf,f=100HZ欠阻尼状态:R=1kΩ用公式ω=1LC1-R2C4L计算得出ω=4974.94radsTo=1.26ms又由上图可得出实验值T大约为1.28ms,两者基本相符。临界阻尼状态:实验值R=10000Ω由公式R0=4L/C,计算得到理论值为10000Ω,实验值和理论值相符合。过阻尼状态:图中R=20000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