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历史:1.2《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及宋明理学》(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师一号】2011高考岳麓版历史备考课件考点2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及宋明理学走进高考第一关:考点关高考定位考纲要求: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宋明理学。解读考纲:1.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汉代董仲舒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宣扬“天人感应”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成为官方统治哲学。2.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有了新的发展,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中华民族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养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
2、重要的借鉴意义。3.高考命题很有可能从孔子的思想进一步结合宋明理学家代表人物的言论,联系现实,思考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所应采取的态度入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点梳理一、汉代的思想大一统1.背景:(1)汉初的__________已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2)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套为__________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3)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__________事业。黄老之学中央集权大一统2.理论:(1)形成:汉代儒学是董仲舒以《__________》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_________
3、_____而形成的思想体系。(2)基础:“_____________”学说。(3)作用:①新儒学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有积极作用。②董仲舒宣扬的“天人感应”,也有限制____________过度膨胀的目的。公羊春秋法家思想天人感应巩固国家的统一君主权力3.地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从此__________被确立为___________的统治思想。4.影响:(1)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__________和打击______
4、____。(2)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____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中央王朝中央集权地方割据势力主流地位二、宋明理学1.历史背景:(1)__________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__________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2)唐宋时期,“__________”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儒学的发展深受_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的影响。1.(1)西汉魏晋南北朝(2)三教合一(3)佛道2.思想内容
5、:(1)程朱理学:①代表人物:__________和__________起了突出作用,南宋的__________是集大成者。②基本主张:“__________”是世界的本原,把握“理”的主要途径是“格物致知”。2.(1)程颐程颢朱熹理(2)陆王心学:①陆九渊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即进行__________。②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_就是本心,就是理。只要__________、_
6、_________就能成为圣贤。(2)心即理也心发明本心内心的反省致良知良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3.历史影响:(1)它用三纲五常维系__________,压抑、扼杀____________,产生了消极影响。(2)它重视__________力量,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专制统治人们的自然欲求主观意志气节品德解读高考第二关:热点关热点精析热点一正确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1.含义: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基础,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
7、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思想体系。2.背景:(1)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汉初“无为”思想已不能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土地兼并、边境不宁、王国问题困扰着西汉统治者,西汉需要一种新的统治思想来维持封建统治。3.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加强君权、维护专制统治。4.内容:(1)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2)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3)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
8、准,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5.特点:新儒学以传统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的。6.影响:(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2)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