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38683
大小:5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7
《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目前,在我国的中学班级管理中仍然是以班主任为绝对权威、管理内容不够全面、工作方式呈现严重的单一化、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理论知识、班级规模太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本文从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组建班委会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施行民主管理、严格管理和教育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成长、注重管理方法、注重差生转化,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管理作用以及实行多元的工作方式来对当前的初中班级予以管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主要问题班级管理对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挥了班级这个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基层单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2、教育和培养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班级管理,在我国的初中班级管理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班级管理的随意化,致使学生的思想素质下降,法制观念淡薄,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对班级管理的研究,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兼顾,对目前中学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我国教育的各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文在对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级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1.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班级管理仍以班主任为绝对权威班级管理是班
3、主任依据一定的要求和规范,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对所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项工作进行管理教育,以建立优良的班集体,进而促进和保证全体班级成员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活动。[1]它既受班级内部要素的影响也受班级外部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想管理好班级就要充分发挥和协调班级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从内部要素分析,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班主任仍被认为是学生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较大的权威,忽略了班主任同时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合作伙伴,共同服务于班集体的建设,应该使自己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班级管理的制定、班委会的确立、管理和监督的实施以及到学生的评价,
4、都由班主任全权决定,一个人说了算,严格控制着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外部因素考虑,班级管理者没有注重综合各种力量就做决定。班主任没有和各科任老师协商本班的教育问题,很少家访听取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意见和期望,学生完全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他们和家长都没有任何参加班级管理的途径和机会。综合以上两点,不难发现班级管理仍以班主任为绝对权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1.2管理工作片面、单一1.2.1重视优生,忽视差生一方面,可以说,所有老师都喜欢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循规蹈矩,非常听话。而差生喜欢调皮捣蛋,
5、惹事生非,所有老师对差生就完全不一样,这主要表现在座位安排上。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秀的学生不管各自高矮都坐前几排,完全不考虑是否挡到了后面的学生,而对待差生呢?不管近视还是各自矮都会被安排到最后一两排。这样无疑是把“优生”和“差生”隔离开来,造成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局面,不利于学生之间互补学习,从而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另一个方面,对优生和差生的评价上也不一样。例如,优生和差生犯了同样的错误,班主任会和轻易原谅优生,但对差生可能会处罚。再如,当优生和差生发生矛盾争吵起来甚至打架时班主任会把错误推到差生头上,心底里认为错一定在差生,优生很听话不会和别人打起来。事实上,所谓的“差生”并不一
6、定是真正的差生,只是由于没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成为了所谓的“差生”。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但或许在其他方面比较擅长,所以班主任不要忽视差生,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1.2.2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略非智力因素当前,“重学习,不重人格教育。重分数,不重素质教育,没有快乐,只有应试教育”这个现象相当普遍。[2]但是,智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而智育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文化课的教学活动,学习文化课知识是学生的最主要活动,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认知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搞好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现实的学习管理中,部分班主任混淆了学习要求和学习指导的含义,过分看重学生
7、成绩,只要求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拿高分,却忽略了一系列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例如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没有向学生强调学习的意义,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提高,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1.3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当前,中学班级管理缺乏理论的指导。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学校领导认为从师范学校毕业就自然能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因此许多班主任从来没有进行过班主任的上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