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数学期初试卷(浙教版)

九年级上数学期初试卷(浙教版)

ID:40737027

大小:43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06

九年级上数学期初试卷(浙教版)_第1页
九年级上数学期初试卷(浙教版)_第2页
九年级上数学期初试卷(浙教版)_第3页
九年级上数学期初试卷(浙教版)_第4页
九年级上数学期初试卷(浙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数学期初试卷(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初质量检测卷数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的倒数为()A.2B.-2C.D.2.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3.能说明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为假命题的两个角是()A.120°,60°B.95.1°,104.9°C.30°,60°D.90°,90°4.若x=2是不等式x

2、 )A.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B.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有两组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如图所示的两架天平都保持平衡,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2a=3cB.3a=2cC.4a=9cD.9a=4c7.对于函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图象分布在一、三象限C.当x>0时,y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图象与坐标轴没有交点8.已知点(x1,y1),(x2,y2)均在直线y=2x-3(x1≠x2)上,下列结论:①;②(x≠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3、都正确 B.①正确,②错误 C.①错误,②正确 D.①②都错误9.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让大家在一张长12cm,宽5cm的矩形纸片内,折出一个菱形.甲同学按照取两组对边中点的方法折出菱形EFGH(见方案一,并设其面积为S1),乙同学沿矩形的对角线AC折出∠CAE=∠DAC,∠ACF=∠ACB的方法得到菱形AECF(见方案二,并设其面积为S2),设S=S2-S1,则通过计算可得()11A.0≤S≤2   B.2

4、则()A.b-ak>0   B.b-ak<0C.b-a=k  D.a-b=k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任意写一个负无理数:.12.若关于x的方程x2-2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13.学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期末成绩按照50%,20%,30%的比例计算总评成绩,小张的三项评分分别是90分,85分,90分,那么她这学期总评成绩是.14.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 =60°,AE平分∠BAD,AE交BC于E,则∠AEO=度.15.已知a+b+c=0,a>b>c,则

5、的取值范围是        .16.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C、D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顶点A,B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再在其右侧做正方形EFDG,顶点G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顶点E在x轴的正半轴上,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点G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共66分)17.(本题6分)计算:(1)(2)18.(本题8分)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2-4x=1(2)2x2-5x+3=01119.(本题8分)如图,在△ABC中,BD是AC边上的中线,F是BD上的一点,过点C作C

6、E∥AF,交BD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AFCE是菱形,∠ABC=50°,求∠BAC的度数.20.(本题10分)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初中部高中部85100(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21.(本

7、题10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1)当x>y>0时,求a的取值范围;(2)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不含字母a);(3)若m=xy,求m的最小值.22.(本题12分)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系数互为倒数的正、反比例函数y=x与y=(k≠0)的图象性质.小聪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x与y=,当k>0时的图象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聪的探究过程:(1)如图所示,设函数y=x与y=图象的交点为A,B.已知A点的坐标为(-k,-1),则B点的坐标为.11(2)若点P为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不同于点B的任意一点.①设直线

8、PA交x轴于点M,直线PB交x轴于点N.求证:PM=PN.证明过程如下:设P(m,),直线PA的解析式为y=ax+b(a≠0).备用图则解得∴直线PA的解析式为.请你把上面的解答过程补充完整,并完成剩余的证明.②当P点坐标为(1,k)(k≠0)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