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29285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6
《企业创立的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个在台湾默默无闻的方便面品牌是怎样占领大陆45%市场份额,使得统一、日清、营多、美厨等国际知名品牌黯然屈居二线的? 魏氏兄弟 那时,我在王永庆台塑集团旗下的台育企管顾问公司当董事长。康师傅还没有出世,康师傅的缔造者魏氏兄弟经营着从父亲魏德和手里接过来的“鼎新油坊”,这是他们的父亲于1959年在台湾彰代乡村创办的小作坊。1988年,大陆向台湾开放,一直想将父亲的“鼎新油坊”做大做强的魏氏兄弟,推荐兄弟中的老幺魏应行到大陆考察中国市场,想走出台湾在内地办企业。魏应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因为他家的企业是油坊
2、,办企业的思路总离不开食用油,在考察中,他总是把眼睛盯着食用油市场。他发现大陆市场几乎全是散装油,谈不上优质品牌,上等食用油在大陆市场是个空白。于是,决定在大陆开发“顶新清香油”,创立“来自台湾的食用油”形象。 1989年,魏家与北京农工联合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顶好清油公司。 当时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台湾《星星知我心》的电视连续剧,魏氏兄弟利用女主角吴敬娴的口做广告:“用顶好的清香油,顶有面子。”广告反复播放,家喻户晓,然而,食用油的销路并不好,因为大陆的老百姓消费水平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大家习惯了
3、廉价的散装油,而十几块钱的瓶装“清香油”质量虽好,价格却远远超过了老百姓的心理底线。 在大陆经销瓶装油失败,魏氏兄弟,又开始试推“康菜蛋酥卷”和一种蓖麻油,结果又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和瓶装油一样,高估市场。从1989年至1991年,魏应行从台湾带到大陆的1.5亿元台币,一大半都打了水漂,他不敢再往前走了,他准备打道回府。 那天,他在北京至深圳的火车上,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从旅行袋里掏出一包方便面充饥。这时好几个乘客问他:“这方便面在哪儿买的?”然后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盯着他手里的方便面。这一“问”一“盯”,
4、使他脑子里灵光一闪:方便面有市场,为何不生产方便面呢? 回台后,魏应行把在列车上的“发现”很快变成了现实,四兄弟开始改行做方便面。初做方便面,四兄弟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只好边做边摸索,做一点,就在台湾试销一点。当时,在台湾,方便面是统一集团的天下,而魏氏的企业小而无名,生产出来的方便面无人问津。怎么办?创业一败再败的魏氏兄弟,此刻眼前一片迷茫,不知下一步何去何从?于是他们找到了我,向我讨教创业方略。这四兄弟个个血气方刚,老大魏应洲37岁,老幺魏应行30岁,正处于人生创业的最好年龄。我很愿意帮“四兄弟”一把
5、,便建议他们到大陆去闯。 魏应洲却摇着头说:“两次闯大陆,我们都失败了,我们想还是先从台湾做起。” 我问:“在台湾你们能做什么?” 四兄弟无言可对。我正色对他们说:“台湾的食品业已经有了味全和统一,水泥业有“台湾”,塑化业有台塑,金融保险业有国泰人寿,几乎所有行业的市场都已经被强势企业占领了,你还能干什么呢?无论在台湾创办什么企业,市场空间都很有限。再说,小河难养大鱼,要做大,就得到大陆去发展,那里市场宽阔,起点却是平等的。” 听我这么说,他们觉得有道理,但是前两次惨败又让他们心有余悸。 我看出
6、了四兄弟的心事,又继续说:“你们在大陆的失败不是创业本身的失败,也不是产品的失败,而是策划的失败。”经过分析,魏氏兄弟开始意识到自己失误的病根在于没有策划好。他们动作很快,几天后,台湾媒体上登出招标启示,征求“顶新方便面”进入大陆的策划方案。而我成为竞标者之一。一举中标 在接触魏氏兄弟之前,我已经为东南亚近500家企业进行过策划、咨询。所以对这次竞争夺标非常自信。在策划方案里,我首先对顶新进入大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顶新进入大陆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成功的要素:天时——中国政府需要大量引进台资,对台
7、商在大陆办企业给予大力支持,还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良好的政治气候,大大降低了关系成本;地利——大陆生活水平在提高,而大陆生产的方便面包装简陋,食之无味。顶新的方便面若能以大容量,精选调料和精美适用的包装进入大陆市场,势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人和——创业就靠一口气,这口气分盛气和衰气,如果是盛气,创业就成功了;如果是衰气,创业就失败了。而魏家兄弟四人“团结一心,共谋大业”所凝成的一股盛气容易取得突破。接着,我又对顶新的战略布置进行了设计:先在北方建立根据地(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市场大于南方)打开突破口,再通过京广
8、线向南方挺进(由北方人来影响南方人的食品爱好),然后向东、西部辐射(由南北人爱吃方便面来使东、西部人产生从众心理也跟着吃),最后占领整个中国。在企业形象设计上,我强调产品命名最好避开“顶新”,因为“顶新”在台湾没有名气,也不要用“顶益”,“顶益”在大陆遭遇两次失败。应该用一个通俗易记的与老百姓接近,比较大众化的名称。后来他们用了“康师傅”做产品名,其理由是:“师傅”,大陆北方老百姓喜欢把一些比自己水平高的人都叫师傅;在南方,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