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文本21始得西山宴游记

专题四 文本21始得西山宴游记

ID:40721394

大小:1.16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6

专题四 文本21始得西山宴游记_第1页
专题四 文本21始得西山宴游记_第2页
专题四 文本21始得西山宴游记_第3页
专题四 文本21始得西山宴游记_第4页
专题四 文本21始得西山宴游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四 文本21始得西山宴游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本21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导学学习重点 1.积累本文文言基础知识。2.通过诵读、品味、探究的方式,把握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惆怅之情。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②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2)一词多义①穷②梦③始(3)古今异义①漫漫而游古义:随意,任意。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②无远不到古义:无论,不。今义:没有,不。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发生的动作或情况。④颓然就醉古义:文中指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⑤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件事,后一事是由前

2、一事引起的。(4)虚词归纳①而②之③为2.词类活用(1)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名词用作动词,做梦。(2)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名词作状语,每天。(3)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那样。(4)望西山,始指异之:意动用法,以……为异。(5)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数词用作名词,一体。(6)而不知其所穷: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尽头。(7)苍然暮色,自远而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3.语句翻译(1)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译文: (2)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译文: 答案 (1)于是附近几个州县的土地,都(像是)在(我们所坐的)席子下面。(2)醉了就互相枕着(身体)

3、躺卧,睡着了进入梦乡。意有所至,梦也同往。1.题目中的“宴游”为何意?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紧扣“始”字的语句,理清文章的结构。答: 答案 (1)“宴游”,即“快乐游览”的意思。(2)本文写于宴游西山之后,作者并没有把题目拟为“西山宴游记”,而是在题目上加了“始得”二字,宴游西山的特别之处才被揭示出来。“始”字看似平常,实则独具匠心。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束全文。题目中的“始得”二字既是游览的线索,也是精神线索,贯穿了山与西山,也将作者的情绪与雄浑的自然景象结合起来,物象具有层次感,文章错落有致,情感也跌宕起伏。题目

4、上冠以“始得”,暗含初次知晓西山,透露出偶然而又惊喜之情。2.作者笔下的西山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最主要的词句来回答。答: 答案 异;特立;不与培为类。1.文章的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笔?答: 答案 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笔,先写以前对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以往所见的幽泉怪石没有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与解脱,虽然畅游酒醉,却不能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中,因此“觉而起,起而归”,心中的烦闷依然无法排遣。而西山之游却不同,作者首先是为那高悬下望的景象所震惊,所有的景物都聚集在视野之内,浮云萦绕群山,

5、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2.西山宴游让作者有“始得”之感,作者究竟有哪些获得?答: 答案 从观赏景物方面而言,作者欣赏领略了西山的高峻特立;从精神收获而言,作者为西山高峻特立的形象所慑服,与万物合一,对人生的荣辱得失看得通达起来,对朝廷的罪责的恐惧也一扫而空。3.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答: 答案 作者

6、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作者是怎样来写西山之景的?答: 答案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接写眼中的西山,而是多角度写登西山的所见所感,由俯视写视野之广,突出西山是永州一带最高的山。写眼底所见,由远视以对比手法写西山的高峻;描写青山白水与天相接,由环视所见强调西山的高耸形象。作者还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

7、连。由极目远眺,“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所见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尽收眼底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的感受。在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学后自评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僇人(lù)    惴栗(lì)    施施而行(yí)B.斫榛莽(zhuó)茅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