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操作实务1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操作实务1

ID:40718629

大小:1.11 MB

页数:132页

时间:2019-08-06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操作实务1_第1页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操作实务1_第2页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操作实务1_第3页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操作实务1_第4页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操作实务1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操作实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操作实务厦门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纪锡坚第一部分员工入职管理一、正确把握招聘入职环节(一)录用条件的设计和确认1、录用条件的设计(1)录用条件与招工条件的区别1)对象不同。招工条件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应聘人员;录用条件的对象是特定的新招用员工。2)使用时间不同。招工条件主要用于招工期间的考察,录用条件则在招工结束时确定,可以在试用期内进行考察。(2)录用条件的设计必须具体录用条件在设计时最好有可以量化和可操作的指标。如销售等容易量化指标的岗位,可以将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销售指标作为录用条件

2、;财务、统计等对准确度要求高的岗位,可以将低于一定比率的差错率作为录用条件;客服等有服务对象的岗位,可以将服务对象的一定比率的满意度、投诉率等作为录用条件。2、录用条件的确认①通过招聘广告公示,并存档备查以及保留媒介的原件。②招聘录用时向其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其签字确认。③签订劳动合同或建立劳动关系之前,通过发送“录用通知书”或“入职通知书”的方式向员工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签字确认。案例:某中外合资软件开发公司在媒体上发布了招聘软件工程师的公告:“录用条件: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数据库程序开发经验,精通C++,

3、有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工作职责:根据公司技术文档规范编写相应的技术文档;修改完善软件;编制项目文档;编写相应的说明书。”王某经层层面试,最终被公司录用,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其中试用期6个月。然而,王某入职后,公司逐渐发现他与外籍员工语言沟通不够顺畅。于是,公司决定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但王某认为:公司在录用条件中对语言交流没有特殊要求,现在以此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则认为王某仍在试用期内,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王某与外籍员工存在语言沟通问题,说明他不符合

4、录用条件。王某一纸诉状将公司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最终,公司因无法证明王某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败诉。(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双方负有告知义务。1、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1)主动告知:应与劳动合同的履行相关的事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2)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操作实务:用人单位必须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由于《劳动合同法》新规定的用人单位主动告知的义务,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设计专门的告知文件和告知程序,列明关于单位和招聘岗位的基本情况,要求劳动者在阅读后签字确认。2

5、、劳动者的告知义务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包括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工作经历等。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劳动者的告知义务是附条件的,只有在用人单位要求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时,劳动者才有如实说明的义务。用人单位不能侵害劳动者的隐私权。(三)入职审查入职审查的四大要务:1、身份关(预防身份欺诈)招用劳动者时,要求其提供并复印有效身份证件(注意鉴别真伪,防止使用童工),并要求提供与前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保留原件。如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其原单位出具同意该员工入职的书

6、面证明。2、信息关由于劳动者的告知义务是附条件的,单位要预防欺诈,必须主动向员工了解情况。入职时进行个人基本信息登记,设计好职工入职登记表或新员工基本信息登记表,表格内容可以包括企业所想了解的各个方面,但只能与工作有关,不能侵犯个人隐私。登记表上应当同时注明信息登记虚假、遗漏的后果。案例:隐瞒婚姻状况能否被解除合同小余是某公司审计部职员,对于小余来说,得到这份工作非常不易,历时两个月连续投递简历、多番笔试加面试之后小余才成为公司试用员工中的一员。但在填写《员工入职登记表》中的“婚姻状况”一栏时,已婚的小余却矛盾万

7、千。出于对职场潜排斥“已婚未育”女员工的担心,小余在表格中填上了“否”。半年之后小余发现自己怀孕了,考虑到公司知道事实后可能会解除她的劳动合同,便没有向公司告知实情。但她频繁的妊娠反应和屡次出现的工作失误,让公司十分不解。经过一番调查,公司发现小余在入职前就已经结婚,根据《员工入职登记表》中标明的“凡所述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属欺骗行为,公司有权依据制度即时解除劳动关系,并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的规定向小余送达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小余认为公司的做法严重违反劳动法律,且具有就业歧视性,要求公司撤销决定,继续履行

8、原劳动合同。双方引发劳动争议。问题:1、公司的做法是否侵犯员工的就业权利,是否具有就业歧视的“嫌疑”?2、员工隐瞒婚姻状况,公司能否无补偿即时解除劳动合同?3、合同关(1)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把握好签订劳动合同时间劳动合同法将“劳动合同”、“用工”、“劳动关系建立”三者关系理顺后,导致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建立的分离。根据劳动合同订立的时间确定了不同的法律后果:①合法行为ⅰ.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