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ID:40712772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6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2、使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四种图形的关系。3、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4、学习并认识梯形各个部分的名称。5、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重难点:1、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2、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活动的平行四边形,七巧板等。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一些几何图形,说一说都有哪些?二、学习新课。(一)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课件出示各种四边形。

2、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2.让学生说出在上面的图形重哪些是你知道的图形。3.判断第三和第四个图形的每组对边是否平行。4.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5.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结果。课件出示关系图。(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1)教师演示。拿一个活动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学生明确:两组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或钝角。(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

3、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3(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形。(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因为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形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例来吗?(如推拉门,放缩尺等)(三)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教师边用课件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2)找出平行四边形中相应的底和高。引导

4、学生观察与讨论使学生明确:从A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C点画高,它的底是AB。(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师说明: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通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4)巩固练习。A.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B.观察下图中,有几条高?它们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C.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四)认识梯形个部分名称。1、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

5、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2、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引导学生明确:听行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3、教学等腰梯形。(1)教师演示: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生测量:量一量书上的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3(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它是梯形

6、的一种特殊情况。4、四边形的关系。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三、巩固新知。1.教材P。72“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十二第1题。2.练习十二第6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大胆引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它使我缩短了教学时间,大大提高了我的课堂效率。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时,应用了多媒体课件。当小组研究完四边形的分类时,我让几名学生到讲台前来演示验证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过程,在学生演示完之后,我用多媒体再一次演示了验证的过程。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学生

7、直观的看到了验证的过程,而且又一次在学生的头脑中加深了印象,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实物图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图形的存在,课堂的效果也非常好。现代的课堂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粉笔和黑板的时代了,作为新世纪教师的我们,也应该大胆使用多媒体课件这一教学手段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总之,恰当的、适时的运用多媒体,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有效的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何乐而不为呢.上完这节课,我反复思量,其实课堂中还存在着些许不足,例如在让小组讨论四

8、边形分类的过程中,由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大部分只顾低头分类,而不借助手中的工具来验证自己的分类是否合理,所以在反馈的过程中,学生只顾说自己的分类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