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辩

《金匮要略》辩

ID:40712249

大小:479.11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8-06

《金匮要略》辩_第1页
《金匮要略》辩_第2页
《金匮要略》辩_第3页
《金匮要略》辩_第4页
《金匮要略》辩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整体观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是如何体现的?整体观在本篇中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也能覆舟”【2条】。即从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说明,正常气候能促进人体的健康生长发育,异常的气候则能损害人体,从而导致疾病。“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10条】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人体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之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则健康,否则就

2、会导致疾病,从而体现了人与自然界密切相连的整体观。2】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1条】。说明脏腑疾病可以相互传变,即在一个脏腑有病时,就要预防疾病从已病的脏腑向未病脏腑传变。“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2条】说明经络与脏腑疾病可以相互传变。从上所述可以看出: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经络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传变的关系。反映了人体自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了人体各脏腑经络之间相互关联的整体观。2、《金匮要略》首篇的治则1】虚实必须异治:例如肝实证

3、最宜传之于所克(乘)之脏(脾),故其治当应首先想到并采取相应措施“实脾”,以防肝病传之于脾。而肝虚则不传脾,其治除补之以本味(酸)之外,尚须助用入心之焦苦,因子(心)能令母(肝)实,益用入脾之甘味补脾,因补土可以荣木。2】表里当分缓急:表里同病时一般先表后里;但若以里证为急,则应先里后表。3】新久宜有先后:痼疾即所谓“久”;患卒病即所谓“新”。痼疾与卒病同在时、一般先治卒病、因为治卒病见效快,而痼疾则非旦夕可除。4】攻邪当随其所得:何谓相合?1、几种病邪相合;2权衡正邪双方【审证求因】1无论病邪从外而入、或是由内而生,往往是两种或

4、两种以上相合。治疗时必须分清轻重多少、权衡熟主熟从。例如:《伤寒论》第226条猪苓汤证,渴者1水热互结;2郁热伤阴,其治则为滋阴利水,滋阴是次要的,而利水是主要的,与杂病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以祛邪为主。病邪在里痼结不解多与体内的痰、水、瘀血、宿食等相结合有关,医者必需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如:渴而小便不利,辨证若为阴伤水蓄热结,当与育阴清热的猪苓汤,使水去热除阴液复、则渴自然而解。“渴”者肾之病、猪苓汤为利膀胱之药、然肾合膀胱故可治其渴也。5】分清邪正的盛衰强弱、以便药到邪去正复。6】早期治疗:“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

5、,勿令九窍闭塞”3、什么叫“治未病”,为什么要“治未病”,怎样“治未病”1】所谓“治未病”,即是预防疾病从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传变,也即是“治未病之脏腑”,而非指治未病之人,又叫做“既病防传”。2】之所以要“治未病”,是因为疾病的传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可见一脏有病,往往按照乘克相传的规律传变到其所克之脏,例如肝病传脾。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木克脾土】。3】但,疾病在脏腑之间的传变,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尤在泾曰“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则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

6、,而虚则不能传”。例如,肝实脾虚的情况下,肝病才有可能传之于脾。4】由此可见,在某一脏腑患实证时,若其所克之脏正气先虚,那么疾病就会发生传变。因此,必须依据“治未病”的原则预防疾病的传变。5】依据“治未病”的原则在治疗本脏疾病的同时,必须注意调补其它正气先虚的脏腑,使之正气充足,抗邪有力,从而预防疾病从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小柴胡汤为例,小柴胡汤证的病位在肝胆,张仲景用柴胡、黄芩疏解肝胆邪热的同时,用人参、甘草、大枣调补脾土,治肝补脾,预防肝胆之病向脾脏传变。4、《金匮要略》治未病的内涵1】

7、未病之前的积极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2】已病之后的及时治疗。“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说明外湿病失治或误治内传而致湿痹,从而从反面论述已病防止传变的重要性。3】已病防复,也是治未病的另一内涵。如《呕吐哕下利篇》“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张仲景的发病学说的特点是什么?它与陈无择的“三因学说”有何异同?张仲景认为,杂病的形成不外乎三种情况:1】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发病初期在经络时有

8、表证、入脏腑后则表证不复存在】2】【病邪不传脏腑、只在】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病在体表】3】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不属外邪】所以无论杂病表现内在的脏腑,还是外表的经络、多首先责之于外邪【六淫邪气】,伤寒与金匮均以祛邪为主。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