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核算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核算

ID:40702430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6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核算_第1页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核算_第2页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核算_第3页
资源描述: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核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eebbda0c52ed235e398770ffa9e83f70.doc“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核算  “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款、转出未交增值税”是设在借方的五个栏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是设在贷方的四个栏目。  1.“进项税额”专栏,注意退货时只能在借方用红字冲减。  例题:某企业办理退货,将不含税价款为1000元的货物退回供货商。  借:银行存款              11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红字)  

2、贷:原材料               1000  2.“已交税金”专栏,企业当月缴纳本月增值税。  例题:有一企业每10天预缴一次增值税,1月11日预缴增值税20000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3.“减免税款”专栏,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

3、-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生产企业出口产品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的税额。eebbda0c52ed235e398770ffa9e83f70.doc  生产企业以自产的货物出口,在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条件下,出口货物的销项税免征,进项税先用内销货物的销项税抵扣,未抵扣完的再申报办理退税。因此出口货物所享受的实质上的退税款由抵减的进项税和收到的退税款两部分组成。可以按批准的应免抵税额、应退税额进行会计处理,也可以按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

4、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上的申报数分别三种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核算抵减税额时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具体应退税额和应抵减的税额计算看第七章的计算公式。  5.“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核算企业月终转出应缴未缴的增值税。  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销项税额”专栏,注意退回的已销货物应冲减的销项税只能在贷方用红字冲减。  退货的帐务处理为:  借:主营

5、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红字)  银行存款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7.“出口退税”专栏。出口企业当期按规定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后,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科目,贷记本科目。  注意:办理退税时,先计算申报,以后才能收到退税款,申报时先通过“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科目核算。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

6、: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8.“进项税额转出”专栏。  注意与视同销售的区别:  ①外购货物改变用途且不离开企业,作进项税额转出;eebbda0c52ed235e398770ffa9e83f70.doc  ②外购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不能再形成销项,其损失应为不含税价和原进项税,也要作进项税额转出。  借: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出

7、口货物不得抵扣税额的部分,也应作为进项税额转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9.“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注意只对多预缴的增值税转出。也就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是,帐务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核算,注意按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就是应纳税额。  例题:某商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2080元。  借:银行存款          208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0  贷:银行存款          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